沙田官小测考准用简体字答 校长会指做法罕有 料迁就新来港学生

撰文: 洪戬昊
出版:更新:

沙田官立小学周一(3日)向家长发通告,指将接受学生在校内测验及考试使用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的正规简体字作答。校方表示,此安排旨在为内地背景或习惯使用简体字的学生提供更友善的评核环境,同时让本地学生有机会认识两种中文书写体系。

资助小学校长会副主席陈淑仪形容这做法在小学学界不普遍,估计是为迁就新来港学生。作为油蔴地天主教小学(海泓道)校长的她分享自己学校的做法,会为新来港学生设两个月过渡期,期间可以使用简体字应付测考,过渡期后则需用回繁体字。

沙田官立小学将接受学生在校内测验及考试使用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的正规简体字作答。(学校网页)

校方:旨在为习惯使用简体字学生提供更友善的评核环境

沙田官立小学向家长发通告,指在参照教育局及考评局对公开考试的相关指引后,将接受学生在校内测验及考试使用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的正规简体字作答。校方表示,此安排旨在为内地背景或习惯使用简体字的学生提供更友善的评核环境,同时让本地学生有机会认识两种中文书写体系,提升其阅读与沟通能力。

资助小学校长会副主席陈淑仪。(资料图片/夏家朗摄)

校方强调繁体字仍是香港教育体系主流书写标准

校方强调,繁体字仍是香港教育体系的主流书写标准,学生必须掌握繁体字以应对日常学习、沟通及未来升学与就业需要。学校中文课程亦以繁体字为主要教学内容。

校方指,参照全港性系统评估(小三、小六)的处理方式,评分重点在于内容、结构、语言运用及逻辑,而非字形。学生如使用简体字作答,不会因字体而扣分或影响成绩,惟必须确保字迹清晰,避免因书写潦草导致误解。

校方鼓励家长协助引导子女以繁体字为主要学习及书写对象;若学生已掌握繁体字,无须刻意转用简体字作答;亦应避免使用非正规简化字或网络用字。

资助小学校长会副主席:会为新来港学生设两个月过渡期

资助小学校长会副主席陈淑仪形容这做法在小学学界不普遍,估计是为迁就新来港学生。作为油蔴地天主教小学(海泓道)校长的她分享自己学校的做法,会为新来港学生设两个月过渡期,期间可以使用简体字应付测考,过渡期后则需用回繁体字。

她指,在过渡期政策实施初期,有老师感到困惑,因为有些简体字他们也要上网查,但其后他们亦已适应。

教育局:小学应避免过早同时学习繁简二体

目前中小学中文科均以繁体字作教学,至于简体字则无规范课堂上要学习,但根据教育局小学中文科课程指引,“学生在掌握繁体字后,亦应具备认读简化字的能力,以扩大阅读面,以及加强与内地、海外各地的沟通。例如在中学阶段,学生可透过自学或由教师略作点拨,认识简化字的特点。”

而教育局于2016年2月,在官方网志“政策多面睇”提到,小学应避免过早同时学习繁简二体,造成识字和写字上的干扰,混淆字形。

教育局:校内评测视校本教学实况而定 教学语言政策未有改变

教育局回复查询指,政府的教学语言政策未有改变,因应不同学习阶段及需要,学生应具备正确认读书写汉字的能力。

局方指,无论学生的背景,同样需要学习繁体字,以便沟通传意,融入香港社会;如同学尚未学习繁体字,学校定必给予适切支援,照顾他们在过渡时期的需要。至于学校考试、测验及练习,是否容许学生用简化字作答,则要视乎校本的教学实况而定,例如考虑学习重点、评估重点等因素,不能一概而论。

而教育局制作的《香港小学学习字词表》和《中英对照香港学校中文学习基础字词》的内容均包括简化字对应字形,以作学校教学参考。

局方表示已提醒校方须持续检视和优化校本评估政策,如有改动须作全面咨询及向持份者作充分解说,协助家长明白有关安排。局方会继续与校方保持紧密联系,提供适切意见及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