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赠|全港每日逾2500人轮候 肝囊肿患者获捐肝冀可多去旅行

撰文: 赖卓盈
出版:更新:

今日(8日)是器官捐赠日,全港平均每日有超过2,500名病人等候器官移植,惟过去3年每年只有约百宗移植个案。玛丽医院早前于一日内完成4宗器官移植手术,包括一名多发性肝囊肿女患者,轮候肝脏移植3年,每星期都需要到医院抽腹水,最终于今年较早时接受手术,得以改善生活。她说未来希望能多去旅行,“想自己将来去多啲旅行,做返之前冇做嘅事,可以返工。”医院肝脏移植中心总监陈智仁指,近年香港器官捐赠率仍然偏低,呼吁市民登记做器官捐赠者,帮助更多病人。

玛丽医院早前于1日内完成4宗器官移植手术。医院肝脏移植中心总监陈智仁(左二)指,近年香港器官捐赠率仍然偏低,呼吁市民登记做器官捐赠者,帮助更多病人。

玛丽医院早前于一日内进行4宗器官捐赠移植手术,包括两宗肝脏移植、一宗肺脏移植及一宗肾脏移植。来自外科、心胸外科、内科、麻醉科、临床心理学家等多个团队的约50名医护人员,在38小时内接力工作。

根据现时机制,当病人被判定脑死亡,医管局器官捐赠联络主任会查阅卫生署的中央器官捐赠等级名册,了解逝者有否表达捐赠器官意愿;取得家属书面同意后,团队再为捐赠者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进行捐受者配对,再派员为捐赠者进行器官摘除手术

48岁江小姐,于2022年确诊多发性肝囊肿,之后病情持续恶化,肝部有严重水泡,移植时肝部重量达到10公斤。(玛丽医院提供)
48岁江小姐,于2022年确诊多发性肝囊肿,之后病情持续恶化,肝部有严重水泡,移植时肝部重量达到10公斤。(玛丽医院提供)

其中一名获捐肝的48岁江小姐,于2022年确诊多发性肝囊肿,之后病情持续恶化,肝部有严重水泡。江小姐指,她平日连走路和平躺也会呼吸不顺,每星期都要到医院抽腹水。

今年较早时,她获告知可进行肝脏移植手术,“收到电话之后,好紧张都好开心,好感恩收到医院电话。”她指手术后生活改善,未来希望可以独自旅行,“想自己将来去多啲旅行,做返之前冇做嘅事,可以返工。”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能如此幸运。数据显示,香港平均每日有超过2,500名病人等候器官移植,惟过去3年,每年仅约百宗移植手术。其中肾脏轮候者最多,达2,563名,惟每年只有50多宗移植个案。

医院肝脏移植中心总监陈智仁指,受传统观念影响,香港器官捐赠率仍然偏低,即使逝者有捐赠器官意愿,但可能生前没有告诉家人,或登记器官捐赠名册,最终未能捐赠。他呼吁市民登记名册,并知会家人,帮助更多有需要病人。

卫生署署长林文健早前表示,希望社会重启讨论器官捐赠“预设默许”机制,陈智仁指支持任何可增加器官捐赠数目的做法,相信社会上会有更多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