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殓房收费|每年两万人公院离世 推算医管局每年进帐多6000万

撰文: 林远航
出版:更新:

医管局早前宣布,由明年开始,对公立医院殓房遗体存放服务实施收费,除首3日免费,其后第4天起每日收取100元,第18日起增至每日200元,第34日后再加至每日550元。事件引起不少关注,有提供殡仪服务的非牟利机构表示,一般而言,遗属单单要领取确认可办后事的死因证明书,已经要至少三日,即无论如何,遗属都无法避免支付存放费。据其经验,一般要办火葬,需时三周至一个月,即遗体存放费用约为2,200至4,000元。

2023年公立医院内死亡的病人数目约为20,000人。以平均25日、收费3,000元推算,即估计新措施每年可为医管局每年带来约6,000万元收入。

医管局早前宣布,由明年开始,对公立医院殓房遗体存放服务实施收费。

出殡迟涉办后事程序多 近年多港人移民 回港奔丧需时

提供殡仪服务的非牟利机构“毋忘爱”总干事杨美蓉表示,办理后事程序复杂,第一步是要取得由医生签发的死因证明书,遗属必须要有死因证明书,才可申请死亡登记证明书(俗称行街纸)及火葬许可证(俗称火化纸),为先人进行后事。单单是死因证明书,已经需要等待三个工作天,若不巧遇上流感高峰期、或先人在周末离世,时间或许要再多一、两日。至于行街纸及火化纸,则通常可在一日内完成。杨形容,即使“院出”(即直接在医院出殡),“都无可能三日搞得掂”。

遗属领齐文件后,便要落实殓葬安排,杨美蓉指,火葬炉、殡仪馆的日子都并非欲求即得,往往都需要等候,又提到近年不少港人移民,家属常需等待海外亲友回港奔丧,亦是延迟出殡的原因。根据其过往经验,一般先人由离世到正式火化,需时都要三周至一个月,即在新收费制度下,亲人离世所需要的遗体储存费约要2,200至4,000元。

每年约两万多人公院离世。(资料图片)

每年约两万多人公院离世

据今年《财政预算案》,2023-24年度,香港每千人口中,医管局辖下医院病人住院期间死亡的人数为2.7。以2023年年中香港修订人口753万人估算,当年有约20,300人在公立医院离世。以平均出殡需时25日、即收费3,000元推算,今次新“行政收费”,可为医管局每年带来约6,000万元收入。

未来15日全港政府火葬场的预约情况。(食环署网页截图)

另外,据食环署网上预订火葬服务系统,未来六日,全港有26个政府火葬场时段可供预约,惟其中18个都位于长洲。末来两个周末,除长洲有时段外,仅得哥连臣角在其中一日有19个可预约时段,其余火葬场未来两个周末均一位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