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殓房收费|业界倡增公共火化炉供应 议员促交代豁免收费安排

撰文: 任葆颖
出版:更新:

公立医院殓房明年起由免费改为按日收费,引起社会争议,当局最终将遗体免费存放期由首3日延长至28日。殡仪业商会理事长郑志杰今(10日)接受电台访问表示业界欢迎新安排,相信八成遗体28日内可完成后事,但政府应思考如何加快余下两成遗体的后事安排,包括增加食环署火化炉供应。立法会议员刘国勋亦建议当局可弹性处理,接纳市民申诉原因、采取累进收费等,建议当局设立一站式处理后事平台。

医管局早前表示豁免收费资格“跟先人身份”,如病人和家属有经济困难和独特情况,可向医院申请豁免。刘国勋认为安排尚未清晰,希望当局交代是否需要入息及资产审查等。

公立医院殓房明年起由免费改为按日收费,引起社会争议,当局最终将遗体免费存放期由首3日延长至28日。(资料图片/罗君豪摄)

殡仪业商会理事长郑志杰在港台节目《千禧年代》表示,业界欢迎首28天免费的新安排,料可纾缓殓房压力,相信八成遗体可于28日内可完成后事。他建议医护人士亦可加强提醒家属,令他们知道“遗体唔方便存放咁耐”。

每月十多个家属未能在15日内将遗体火化

至于余下两成遗体,他认为政府应思考如何将流程缩短至28日内完成。部份选择土葬的个案或因墓地不足,令家属需时等候,另外亦有家属或有特别情况等。

现时食环署开放未来15天的火葬时段,郑志杰指虽然近年火化炉运作提升,但仍有部份家属难以预约。他形容的预约安排犹如“演唱会式”,“边个bid(成功投票)到就有,bid唔到就无”。每月有10多具遗体轮候火葬超出15日,家属要重新安排丧礼流程,甚至再等候15日预约。若火化当日遇到极端天气,家属亦须重新排期。他说业界正与署方紧密沟通,确保丧礼能在特定时间内进行。

公立医院殓房明年起由免费改为按日收费,引起社会争议,当局最终将遗体免费存放期由首3日延长至28日。(示意图/资料图片)

刘国勋:应接纳市民申诉原因

立法会议员刘国勋亦建议,当局可以采取人性化及弹性措施,包括接纳市民申诉原因、采取累进收费等,“本身身后事都系唔开心,希望以人性化一啲。”他认为政府应增加配套设施,举例指现在处理后事时需经过不同部门,包括向入境处办理死亡登记、向食环署申请火葬场等,他建议当局可设立一站式平台处理,加快处理流程。

刘国勋认为,原本遗体存放3日后便须收费的做法,予人观感是为了增加收费,明显忽略正常操作的时间。如果打击滥用,当局应进行研究,了解一般市民进行身后事时要用多少时间,并向殡葬业了解实况。

他说:“加价都会令市民有意见,更何况今次系由免费去到收费,行个步一跳就跳到咁极端,我认为(当局)系需要提高敏感度。”

立法会议员刘国勋建议,当局可以采取人性化及弹性措施,包括接纳市民申诉原因、采取累进收费等。(资料图片 / 余俊亮摄)

促交代费用豁免安排

医管局早前表示,如病人和家属有经济困难和独特情况,可向医院寻求协助申请豁免。刘国勋认为目前安排尚未清晰,包括是否须进行入息及资产审查等,期望当局交代。此外,局方会每两年检讨收费,刘国勋认为可将检讨期缩短至半年或一年,以便适应,待措施稳定后才增至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