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中史|考生九一八事变写作九一三事变 错字多 羽衣变雨衣
文凭试中史科考生表现分析出炉。《试题专辑》中指出,时见考生混淆史事与人物、时序谬误错配、朝代概念模糊等,如混淆“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更出现“九一三事变”。另外,部分考生的错别字较多,例如将“羽衣”变成“雨衣”、“蔗糖”变为“庶糖”、“佛教”写成“佛教”等。
考评局建议,考生应加强基础训练,除深入了解史实,明白历史发展脉络外,亦须认清时序,避免史事混淆。
文凭试中史科设卷一必修及卷二选修部分,占比分别70%及30%。卷一设有必答及选答题两大部份。必答题方面,甲部问及秦汉时期的发展,包括要求考生引用史实,闸述秦朝焚书和坑儒的具体内容及影响,和汉武帝接纳新统治思想的原因。乙部则考抗日战争,试题资料附有三张宣传抗日的漫画,以及标列抗日战争重大事件发生地点的地图。
有考生答题将九一八事变写错成七七事变、皇姑屯事变
试卷一方面,有题目要求考生写出在抗战前期(1931 - 1937年)地图上的沈阳及西安两地,发生的重大事件。《试题专辑》指出,大部分考生均能指出事件为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并能指出两宗事件的发生时段。题目分题要求考生分析两宗事件的影响,部分考生则把九一八事变写错成七七事变、九一三事变、皇姑屯事变等。
珍珠港写作珍宝岛、原子弹写作导弹
另有题目要求考生根据资料,并援引史实,分析中国于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试题专辑》则指出,有考生概念错误及史实混淆,如错误理解游击战等同抗战第一阶段“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战略,又以为台儿庄大捷是游击战略的成果,把珍珠港写作珍宝岛、原子弹写作导弹等。
“蔗”糖写成“庶”糖、“佛”教写成“佛教”教
此外,一条问及“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目标和措施的题目,《试题专辑》提到该题的考生表现一般,表现稍逊者,普遍未能列明“大跃进”运动包括工业及农业两方面的目标与措施,仅就工业或农业其一方面回应;同时不少考生只能写出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特色,未有将社员集体生产和解放农村生产力连系起来。
试卷二方面,其中一条要求考生援引史实,阐析西域文化对唐代长安的影响的题目中,考生被指出常有错别字,例如将“羽衣”变成“雨衣”、“蔗糖”变为“庶糖”、“佛教”写成“佛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