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湾公园变身星际基地 400人共融启航 助SEN学童追逐太空梦
早前国家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全城掀起一股航天热潮。为了让本港基层及有特殊需要的学童也能亲身体验这份“太空梦”,香港马湾公园挪亚方舟联同慈善机构 Rainbow Foundation,日前于马湾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2025星际探索・共融启航”活动。活动集结了官、商、学界力量,透过高科技互动体验,带领数百名学童展开一场沉浸式的宇宙探索之旅。
跨界动员 推动STEAM与共融教育
是次活动场面盛大,不仅是对国家航天成就的致敬,更是一次展现社会共融的实践。当日共有近400位参加者,更包括120名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及听障的小朋友及其家长出席。为了让这群学童能尽情投入,来自13间不同企业的180名员工,联同80位来自本港五所大学的“可持续发展青年领袖”,组成了强大的义工团队,大手牵小手,陪伴孩子们闯关。
活动当日星光熠熠,多位重量级主礼嘉宾到场支持,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常任秘书长蔡杰铭先生JP、香港中联办新界工作部处长暨一级调研员郑于桦先生、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屠海鸣先生、“全城更新”创办人兼主席马王培琪女士、沪港社团总会副会长郭晓芝女士及总干事谭建新先生、Rainbow Foundation 发展总监吴叡芳女士,以及香港马湾公园挪亚方舟助理总经理叶颂恩女士共同担任主礼嘉宾,见证这个推广创科教育与关爱文化的时刻 。
蔡杰铭:港人有望飞上太空 勉励青年投身科研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常任秘书长蔡杰铭在致辞时,特别提到了国家航天发展的骄人成绩。他指出,由“嫦娥奔月”至北斗卫星,到“天宫”空间站,再到“天问”探测火星,国家的科技实力有目共睹。他更以此勉励在场青少年,指去年香港已有市民入选国家第四批预备航天员的载荷专家选拔,目前正接受严格训练,这意味著港人未来绝对有机会亲身飞往太空参与科研。他寄语新一代要把握机遇,成为未来的科学家。
全国政协代表屠海鸣亦表示,个人的梦想应与国家发展紧扣,国家在航天领域的辉煌成就,正正为广大香港学童提供了一个“追梦”的黄金机会,鼓励孩子们要勇于探索未知的宇宙。
马湾变身“航天基地”大学生携手学童操作机械人
为了打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主办方将马湾公园转化为一个大型“航天教育基地”。活动充分利用了园内设施,包括带领参加者走进太阳馆,利用全东南亚其中一台最大型的民用真空太阳望远镜,仔细观测太阳表面的奥秘。
此外,活动获星河科研社、香港科技大学、香港都会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及香港城市大学等等多间专业学术团队全力支援,设计了一系列结合STEAM元素的互动环节。在“星际太空人训练营”中,参加者化身小小航天员,透过模拟器学习驾驶太空船;并投入刺激的“航天无人机”对战及太空机械人操作体验。学童们更亲手制作月球探测车及滑翔机,在义工的指导下,从游戏中学习物理与工程知识,同时培养解难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寓教于乐 企业实践ESG回馈社会
沪港社团总会副会长兼奥恩国际幼稚园创办人郭晓芝分享指,对于儿童成长而言,单靠书本知识并不足够,必须结合品格教育与“游戏式学习(Play-Based Learning)”。她认为今次活动正好示范了如何将探索乐趣融入学习,让小朋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自信。
是次活动亦体现了商界对ESG(环境、社会及管治)理念的重视,多家赞助机构包括国际宇航科技创新组织、帝逸酒店、晨光文具、屈臣氏蒸馏水及冠忠巴士等,透过捐赠物资及派出义工,身体力行关怀弱势社群。而马湾公园作为新鸿基地产旗下的非牟利项目,多年来一直扮演著连系各界的角色。自2007年开放以来,公园已接待逾800万访客,并透过与340间企业伙伴及超过2,000个慈善团体合作,举办过万场生命教育及公益活动,惠及超过50万名弱势儿童及青少年。主办方表示,未来将继续善用其独特的设施与网络,为更多基层学童开启探索科学的大门。
(资料及相片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