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医学院|陆志聪指医科生须掌广东话 毋须强制毕业后留港年期
撰文: 吴美松
出版:更新:
科大成功申办本港第三间医学院,预计于2028年招收首批50名医科生,2032年开始实习。前港岛东联网总监陆志聪今早(19日)在电台节目中表示,科大在资金及创新能力上具有明显优势。
至于对学生的要求,他认为医科生有必要掌握基本广东话,方便与病人沟通;若政府有政策配合,令香港发展成国际医疗创新枢纽,不必行政硬性规定毕业生留港,他们也会愿意在香港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获选申办第三间医学院,预计于2028年招收首批50名医科生,2032年开始实习。(资料图片)
陆志聪在港台节目《千禧年代》中说,科大获选申办本港第三间医学院对香港医疗发展而言是好消息。他指出,政府希望将香港打造成为国际医疗及研究创新中心,而科技大学在这方面有明显优势,加上资金雄厚,对本港医疗发展将有积极作用。
至于收生要求,如录取非本地生的比例、语言及毕业后留港等,他认为医科生有必要掌握基本广东话,因要与病人沟通。至于毕业后留港期,陆志聪指若政府有政策配合,令香港发展成国际医疗创新枢纽,无需依赖行政措施强行规定医生留港年限,医生亦会自愿选择在香港发展。
医管局港岛东医院联网前总监陆志聪。(资料图片)
病人组织倡一成学额可取录非本地生
病人政策连线主席林志釉在同一节目中提到,科大医学院的“第二学位”课程将吸引已完成首个学位的学生,这些学生更具责任感,留港服务的可能性也较高。他又建议,招生条件应该谨慎设计,避免限制学生的选择。林志釉还期望,医学院在2028年取录首批学生后,逐步调整招生名额,建议将约90%的学额预留给本地学生,以促进本地医疗服务,而剩余的名额则分配给内地及海外学生。
立法会议员梁熙亦说,招收非本地生有助于吸纳多种背景,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并促进科研合作。他提到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类似政策,建议研究毕业生在接受政府资助后,毕业后需在当地医疗机构服务一段时间,回馈社会,同时缓解医疗人手不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