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港泳|泳总:实际参赛人数历年最多 希望未来增参加名额至1万
维港泳今日(22日)举行,约4,000名健儿由湾仔金紫荆广场公众码头,游至尖沙咀星光大道。获得竞赛组男子组冠军的洗展霆,形容今早水流较以往平静,是“我游过咁多年以来系最风平浪静”。另外,获得竞赛组女子组冠军的聂芷彦,对于何诗蓓取得第二名亦表示:“今日好开心可以同佢一齐比赛,系一个好特别嘅比赛。”
中国香港游泳总会会长王敏超表示,实际参加人数至少约3,700人,待最终点算人数后,相信比以往多年,希望未来可增参加名额至1万人,但需考虑救生员数量及海上时间安排。另外,今届仅有一名选手因身体不适需由船接载上岸。
洗展霆称约300米后未能用全力 须时刻瞄准终点游
第八次参赛、获得竞赛组男子组冠军的洗展霆,以17分48秒60完成赛事。他表示,今日表现尚有改善空间,自开始200至300米后,未能全程用尽全力,并需时刻确保自己瞄准终点方向,笑称“唔系我一阵间全力游咗去红磡就麻烦。”
他指出,今次赛道浮标比以往多,有助选手跟随路线,但因自己有一段时间没有游泳,表现未如理想,希望下年能够全力以赴。
他形容今早水流较以往平静,是“我游过咁多年以来系最风平浪静”,并提到以往赛事中段水流通常较急。水质方面,他认为与往年相若,未对身体造成不适。
聂芷彦称曾偏离泳线 “差唔多一分钟都系𠮶个位”
参赛约5至6次、获得竞赛组女子组冠军的聂芷彦,以19分18秒83完成赛事。她表示在游泳过程中曾偏离泳线,最后冲向终点约200至300米时,感觉“差唔多一分钟都系𠮶个位”。
对于何诗蓓取得第二名,她表示自己仅专注于个人表现,并提到自己在游海方面经验较丰富。她亦表示:“今日都非常开心,平时我同佢嘅项目唔同,所以同佢同场嘅机会都系好少,今日好开心可以同佢一齐比赛,系一个好特别嘅比赛。”
荷兰游泳选手 Arno Kamminga,曾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蛙泳比赛中夺得两面银牌,今次首次参加渡海泳,形容心情紧张,并表示:“It was hard, definitely something else I’m used to.”(这很难,绝对是我以前从未经历过的事情。)但他也乐在其中。他在游泳期间不忘欣赏周围的风景和高楼大厦,并表示有意明年再次参加。
对于海水状况,他提到需要适应比泳池更冷的水温,未能判断水质是否干净,但亦不太在意。他强调:“it’s more about having fun than going for the podium or going for a good place.”(重要的是享受比赛,而不是追求上颁奖台或名次。)
12岁泳手称获家人鼓励参赛 虽担心自己被浪冲走
12岁的郭小朋友表示,虽然家人担心他会被浪冲走,但仍鼓励他参赛。他下年会继续参加,希望挑战自己及尝试新事物,并提到“第一次游咁长距离,对于屋企人都想我尝试一下”。他形容过程比想像中困难,相比泳池,海中会有浪,但人数不多。他亦提到水温较预期冷,但认为维港水质较为清澈。他感谢家人的支持,表示:“好开心可以游到呢个比赛,如果冇屋企人帮我报名,我系一定游唔到。”
13岁的洪小朋友首次游海,觉得海水很咸,令喉咙很干,并认为参赛人数多,最好玩的部分是水面有浪,反而推动她向前。挑战在于人多时会与其他选手有肢体碰撞,且中途曾偏向右方,需花时间返回正轨。她为此次比赛每日练习游泳,并表示下年会继续参加,志在参与,尽力完成赛事。
泳总称维港空间宽阔 可容纳1万人
中国香港游泳总会会长王敏超表示,今年实际参加人数至少约3,700人,待最终点算人数后,相信比以往多年为多,而今届仅有一名选手因身体不适需由船接载上岸。他指,未来目标是吸引1万人参加,但需考虑救生员数量及海上时间安排。
他提到,今年报名人数达六千多人,但仅能容纳四千人参加,形容“有少少遗憾”。他解释,活动需有足够救生员,将与政府及救生总会商讨,或寻求国内救生总会支持,以安排更多救生员来港。
此外,他指维港空间宽阔,现时赛事使用的泳线较窄,相信足以容纳1万人,或可考虑安排两个起点和终点,各安排5,000人参加。他亦提到今年天气良好,浪不大,但水流较急,尤其在靠近终点时,水流将选手推向西面,需花较多时间才能游回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