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涌实时交通灯号系统助等候省时5% 运输署拟明年扩至全港50路口
撰文: 吴美松
出版:更新:
运输署今日(22日)表示,去年中推出的“东涌区域实时交通灯号调节系统”,获得由数字办的“2025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的智慧出行(智慧交通)”优异证书,而该系统自启用以来,运作表现良好,车辆通过路口平均等候时间减少约5%至10%,该署正计划逐步将系统推展至全港约50个合适的独立灯控路口,预计2026年开始陆续安装和测试,然后投入运作。
实时交通灯号调节系统通过加设在路口的感应器收集实时交通数据,由人工智能分析人流和车流,更合理分配车辆和行人的绿灯时间。(政府新闻处提供)
运输署总工程师(交通控制)郭家骏指系统在东涌联动式路口试验成功,计划以湾仔、铜锣湾等交通流量较高的联动式路口作试点。(政府新闻处提供)
实时交通灯号调节系统通过加设在路口的感应器收集实时交通数据,由人工智能分析人流和车流,更合理分配车辆和行人的绿灯时间。(政府新闻处提供)
运输署“东涌区域实时交通灯号调节系统”。(运输署Facebook)
运输署指,“东涌区域实时交通灯号调节系统”在设计上使用创新的“双层控制”概念,可灵活调节个别路口的灯号时间,同时因应整体交通情况以联动式调节整个区域的路口灯号,即时制定最适合的灯号时间。
该系统透过在路口加设感应器,利用AI分析实时交通和行人数据,并动态运算合适的交通灯号时间,分配车辆及行人的绿灯时间,减少延误。署方又称,该系统自2024年中启用以来,运作畅顺,测试中的灯控路口平均等候时间减少约5%至10%,提高了路口的运作效率。
运输署表示,正计划将系统逐步推展至全港约50个合适的独立灯控路口,预计在2026年陆续进行安装和测试,并投入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