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将军澳破39宗店舖盗窃拘13人 涉偷$8.6万药物、保健品及衣物等
今年5月至7月期间,将军澳警区发现区内不论是随机或集团式店舖盗窃案件均呈上升趋势,牵涉商户大部份为大型连锁超市、个人护理产品零售商,以及大型连锁服装店等。警方于8月1至27日展开拘捕行动。拘捕5男8女,年龄介乎22至69岁,当中包括一名内地男子、一名印尼裔男子及三名越南籍女子,一共侦破39宗店舖盗窃案件。警方指,失物主要为药物、保健品、美容产品及衣物等,总值约8.6万元。
将军澳警区情报组高级督察袁芊彤指,行动中将军澳警区针对有组织盗窃团伙,主动分析犯罪数据,包括其犯案时段、犯案手法及疑犯特征,亦透过东九龙防止罪案办公室于2023年推出的“安盾计划”,与各大型零售商维持紧密联系及情报交流。
警方侦破的39宗案件发生于今年2月至8月,当中28宗是在将军澳警区发生。将军澳警区特遣队高级督察区启伦指,部分案件中,警方发现贼人是有组织及有预谋地犯案,贼人会选择超市、大型连锁店等人流较多的店舖犯案,偷去有转售价值的物品,继而转售图利。
警方留意到,有贼人会事先在网上购物平台开设帐户,声称放售货品。他们会以比原价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当有人在网上购物平台表示有意购买后,贼人会到店舖偷去相关物品,并立即透过速递店将赃物寄出。区相信,贼人是希望借此减少储存赃物时间,减低被警方追查的风险。
区启伦提到两宗案件,第一宗案件是警方于8月中旬接获一间连锁个人护理产品商店报案,指其全港多区分店发生店舖盗窃。商店负责人透过“安盾计划”向警方发放资讯。经调查后,人员确认多宗店舖盗窃案件为同一男子所为。将军澳警区人员根据贼人犯案时间、进入及离开犯案地点路径等作分析,并调派便装人员进行埋伏。最终于8月23日成功拘捕一名34岁内地男子。经调查后,人员确认被捕人在4月至8月期间,于全港各区共干犯11宗店舖盗窃案件,其中5宗在将军澳区发生,偷取物品总值约2.4万元。
至于第二宗案件,警方于8月24日接获一间连锁运动用品商店报案,指有人在店舖内偷取多件运动营养产品。人员追查闭路电视后发现贼人行踪,并锁定其身份。于2日后,即8月26日成功拘捕一名22岁非华裔男子。经调查后,警方发现他在今年7月至8月期间在该连锁运动店旗下多间分店,以及一间流行玩具店共干犯10宗店舖盗窃案件,偷取大量运动营养产品及玩具,其中5宗在将军澳区内发生,总值逾2.3万元。
袁芊彤提到,警方除了与业界有紧密的情报交流,将军澳警区亦透过举办工作坊,鼓励商家即时报警,提升业界对店舖盗窃警觉性,并就保安措施提供专业意见,例如在店内死角位加装闭路电视、将贵重货物摆放在上锁的柜内等,以提升阻吓性及减低货品被盗风险。
东九龙总区防止罪案办公室总督察潘以靖指,东九龙总区自2023年行“安盾计划”,汇聚警方、商户业界及非牟利机构防治店舖盗窃罪案。警方透过“安盾计划”与零售业界交流情报平台,携手打击犯罪团伙。
潘指,“安盾计划”至今已经有20个零售商加入,包括16个大型连锁店。计划透过“防盗四宝”,即引入防盗警示、防罪勘察及员工培训、情报交流及执法,以及善导会“耆叻计划”长者转介辅导服务,加强店舖防盗意识及保安措施,警民携手遏止店舖盗窃罪行。
她说,今年1至7月全港录得4600多宗店铺盗窃案件,东九龙总区则录得770多宗店铺盗窃案件。虽然较去年同期有下跌趋势,但警方留意到一些有预谋及集团式经营、针对大型连锁店的案件。贼人偷取药物、保健用品、美容产品、衣物等一些潮流的物品,并将贼赃转售图利。因此,警方已透过“安盾计划”与零售业界建立情报交流网络,加强执法。
警方提醒,店舖盗窃属刑事罪行,根据《香港法例》第210章《盗窃条例》第9条“盗窃罪”,一经定罪最高可判监禁10年。警方指“偷野唔系小事,偷一件都系偷”,呼吁市民切勿心存侥幸,以为可以逃过法眼。警方又提醒,购买或接收盗窃赃物等于同流合污,亦会触犯《盗窃条例》第24条“处理赃物罪”,一经定罪最高可判监禁14年,市民切勿以身试法。警方亦呼吁店舖应提高警觉,加强货物及在店舖安装防盗设备,以免不法之徒有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