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联议员、控烟酒办及房署反私烟宣传 推新罚则及完税标签制度
海关今日(17日)与立法会议员颜汶羽、观塘区区议员、卫生署控烟酒办公室及房屋署人员,在观塘安泰邨进行联合反私烟宣传活动。关员于活动开始前向议员们进行简介,包括未完税烟草相关罪行的最高罚则,已由罚款100万元及监禁2年,提高至罚款200万元及监禁7年。
香港将施行完税标签制度,以帮助区分已完税和未完税香烟,该制度的首阶段计划将于2026年第四季实施,并于2027年第二季全面推行。而海关已于10月6日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完税标签制度先导计划,旨在评估其效能及可行性,并让业界及市民认识制度的重点内容,为配合该制度早作合规准备。
海关人员亦于屋邨范围巡查及摆设摊位,向居民派发宣传品,推广反私烟信息并鼓励他们向海关举报怀疑买卖私烟活动。
海关会继续根据风险评估和情报分析从源头堵截,并透过针对贮存及分销贩卖多管齐下的执法策略,致力打击私烟活动。海关亦会加强宣传教育,提醒市民切勿参与有关私烟的违法行为。
根据《应课税品条例》,任何人若处理、管有、售卖或购买私烟即属违法,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200万元及监禁7年。市民可致电海关24小时热线182 -8080,或透过举报罪案专用电邮帐户(crimereport@customs.gov.hk)或网上表格(eform.cefs.gov.hk/form/ced002/)举报怀疑私烟活动。
根据《吸烟(公众卫生)条例》(第371章),任何人不得分发任何形式的吸烟产品广告(包括任何传单),违例者最高可被罚款港币5万元。市民可致电卫生署控烟酒办公室热线2961-8823举报怀疑派发私烟传单活动。
资料显示,海关已于10月6日起,实施完税标签制度先导计划,为期3个月。根据规例,每名成年人士可免税携带最多19支香烟过关,如超出限额应主动向海关申报,并缴税或接受罚款。由昨日起,市民如经红色申报通道过关并主动提出,海关便会在每个已完税的烟包贴上蓝色标签,并在测试系统中以电子方式启动该标签,为其赋予效力,从而分辨该包香烟的完税状况。
海关亦会在指定管制站、货运站及指定香烟零售点设置专用仪器,供市民扫描标签,确认有效性。
海关关长陈子达早前在电视节目《大鸣大放》表示,这些标签具有数码及物理防伪特征,不易伪造。他又指本地烟草商有能力配合计划,预料两、三个月后能完成第一期试验计划,在烟包上加上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