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的下一场大跃进:从聊天机器人到超级应用程式|苏仲成
当微信首次模糊了讯息、支付与生活服务的界线时,它重新定义了中国人的数位生活。如今,试想 OpenAI 的 ChatGPT 为全球带来同样的变革——不仅仅是聊天,而是同时处理工作流程、支付、搜寻与购物,一切都在同一个无缝介面中完成。
文:Michael C.S. So | AiX Society
如果 ChatGPT 演化成超级应用程式,它不只是提升便利性,更可能重写数位行销与电商的经济逻辑。微信模式融合了“对话”与“商务”;而 ChatGPT 则在此之上加入了更强大的元素——智慧。
不同于传统搜寻引擎,ChatGPT 已能理解语境与意图。当你输入“帮我找一双100美元以下、适合扁平足的跑鞋”时,它不会只丢给你一堆连结,而是会分析评价、规格与价格,然后直接让你在聊天中完成购买。没有广告、没有分页、没有阻碍。
OpenAI 已开始透过与 Shopify 和 Stripe 的整合,将这种模型落地——让用户能在对话中直接结帐。若再结合多币种支付(MCP),ChatGPT 可能成为首个真正的全球 AI 商务平台——从搜寻、比较到交易,一站式完成。
这不只是便利性,而是决策架构的根本变革。消费者不再搜寻,而是询问。当答案中出现立即购买按钮时,整个行销漏斗被压缩成一场对话。
对行销人来说,这既令人兴奋又令人不安。当 AI 回答取代搜寻结果,广告的门票优势将消失。品牌不再能单靠付费曝光,而必须靠干净的数据、真实的评价与在 AI 逻辑中的相关性来赢得被推荐的资格。
这就是所谓的 AIO(AI Optimization) 时代。正如 SEO 曾主宰数位策略,AIO 将决定助理会推荐哪个产品。企业将竞逐让资料可被 AI 理解的能力——结构化、可信且合乎伦理。
讽刺的是,这可能反而降低优质企业的客户获取成本。因为 AI 推荐奖励的是真实品质,而非广告预算。但若品牌未能整合 AI 或提供正确的数据,它将从数位货架上消失——因为在 ChatGPT 的世界里,不被提及,就等于不存在。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更聪明的购物方式。ChatGPT 将成为一位记得你尺寸、风格与预算的贴心伙伴;它能比较、议价,甚至提醒你纪念日。决策疲劳不再存在——购买将在几分钟内完成,而非几小时。
心理层面上,这是重大转变。消费者不再浏览,而是委托 AI。品牌忠诚度下降,AI 忠诚度上升——人们更信任助理,而非品牌本身。
这对日常消费来说确实高效,但也意味著品牌将依赖单一演算法守门人。要生存,企业必须将重心从购买前广告转为购买后满意度,因为这些满意度数据将影响 AI 下一次的推荐。
零售商与品牌必须确保商品目录可透过 OpenAI 的 Agentic Commerce Protocol 或类似 API 存取。早期行动者将主导 AI 发现流量。
电商平台如 Amazon 与 eBay 可能失去搜寻优势;Shopify 的整合暗示了后端合作策略——让 ChatGPT 拥有用户介面,而商家保留履约主导权。
行销人员的角色从广告采购者演变为 AI 关系管理者,负责规划品牌如何与 AI 沟通。消费者获得更高透明度,但也承担资料过度分享的风险。监管机构将面对新挑战——AI 中介者可能影响财务决策与全球贸易。
一个 ChatGPT 超级应用将掌握前所未有的资料量——你的讯息、购买纪录与支付历史。这既是极致便利,也极度敏感。各国政府将要求透明度:推荐排序的依据是什么?是否有付费推广?交易资料属于谁?
欧盟的 GDPR 与即将实施的 AI 法案可能会定调全球标准:使用者必须拥有控制权、同意权与删除权。OpenAI 开源商务协议的举动令人鼓舞——显示其理解信任才是真正的货币。真正的伦理考验在于平衡:让商务无摩擦,但不让人类变成产品。
两年内(2027):ChatGPT 商务生态成熟,数百万人透过它购物。品牌竞争焦点转向资料品质而非广告预算。监管机构开始制定 AI 商务指引。
五年内(2030):对话式商务成为主流。AI 推荐占线上销售 30–50%。SEO 成为历史,AIO 登上舞台。
十年内(2035):AI 助理与扩增实境、物联网与支付网络融合。购物、银行、行程安排都融为与数位分身的一场连续对话。到那时,我在网上购物这句话,将像我正在连上网一样过时。
作为超级应用的 ChatGPT,可能真正实现机会的民主化:小创作者与诚实企业能凭实力竞争;消费者能以数据为基础更快决策;行销将从说服转为精准。
但我们必须警惕演算法垄断与思想懒惰。AI 应该强化人类判断,而非取代它。最成功的社会,将是那些能结合人类创造力与 AI 纪律的社会——让机器处理杂讯,让人类专注于意义。
当我们站在这场转型的边缘,有一个事实再明确不过:对话正在成为新的商务。而最聪明的品牌,正如最聪明的人,不只懂得销售,更懂得以智慧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