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年轻人是上进还是习惯逃避?拆解当下矛盾心态:认命又不认命
近年我到亚洲地区旅游,包括台湾、日本及韩国,就我目测,发现那里由年轻人担任基层职位的比例,似乎比香港更高。今天半宅职薯就和大家讨论这个状况。
先谈香港年轻人失业率
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在2025年8月28日出版的统计报告,香港2025年第二季的男女合计整体失业率是 3.6%,但在15至19岁;20至24岁;25至29岁,失业率分别是11.3%;9.8%;5.5%。数字清楚显示,年轻人群组有失业率比较高的状况。
相关文章:年轻人心态果真出了事?00后老板分享经历 叹3个月炒了3位00后
是逃避还是上进?
我不是第一个发现这个状况的人,早在几年之前,和我同辈的朋友已经发现很多年轻人是不需要工作的。中年人对这现象的解释,偏向认为年轻人有强大家庭支援,没有即时经济困难,故此在求职方面积极性只属于一般,甚至有声音指出,这是由于年轻人逃避工作的结果。
但从年轻人口中,情况却截然不同。有些年轻人认为自己其实比上一代更加上进,也比上一代更加懂得规划前程,而体现于不参与经验值性价比低的工作,例如侍应及售货员等,而偏向用更多时间寻找经验值较高的专门工作,打造更为亮丽的履历。
精英大学生收入增速更快
在社会上较为有经验的一群,很多时都会劝告年轻人不要介意年轻时代工作的薪金,反而要更加著重工作对于经验的增值以及将来的道路。
但根据“新青年论坛”在2024年12月23日发表的“香港各世代大学生收入比较研究报告:1988至2023”,我们又会发现,不同世代收入最高10%的大学学历劳工(精英大学学历),他们由20-24岁至25-29岁的收入增幅,远比同年龄组别但收入最低10%的大学学历劳工为高。
用简单的语言说,就是精英大学学历的劳工收入增幅,大幅抛离普通大学学历的劳工。即是高收入者会变得更高收入。
不知是否年轻人也察觉到这个现象,而体现于对选择职场生涯初期的工作更加审慎,又或者说得直白一点,要求和期望更加高。而在正式踏入社会之前,谁才是精英大学学历劳工呢?对于当局者而言,可能一日未踏入社会,一日也不知道。
相关文章:9点正式上班 几点返到公司?访问5个世代 答案前后相差30分钟
是认命,也是不认命
而对于香港的部分年轻人,我又有这种观察:他们深信家庭资源例如经济状况和人脉见识,极大程度影响着他们的事业发展,就此而言十分“认命”;但另一边厢,在这学历通货膨胀的年代,对于年轻时代工作的薪酬福利期望却又往往高于雇主的标准,就此而言又十分“不认命”。
哪些才是真实成就感?
以前年代是实体社会,想受到尊敬和享受成就感,通常需要一些实际的事情例如升职和高薪金;但在现今的虚拟和现实混合社会,在社交媒体得到粉丝追踪和认同,其带来的成就感,绝不比在现实世界升职为低。
你也许认为社交媒体世界不真实,但其带来的受尊重和成就感,就感觉本质而言,却是真实的。现代多了这么一条令人感觉“上流”的跑道,在职场追求升职加薪,吸引力自然被摊薄。
父母撑腰“00后整顿职场”
至于近期网络上所说的“00后整顿职场”,我极度怀疑背后的推手其实是父母一辈的60后或70后:要不是这些父母乐意继续供养不在职也不在学的子女,毕业后还每月照给零用钱,00后又哪里来整顿职场的底气?
又或甚,希望整顿职场的根本就是60后和70后,只不过碍于他们的高薪金而不愿冒失去工作的风险,却把愿望投射到子女身上罢了。
结语
香港年轻人参与劳动率较低这状况,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今次这篇文章并不是要提供答案,而是要引起大家的反思,从不同角度探讨这现象,希望我们的下一代可以过得更加美满。
延伸阅读:90后00后将颠覆时代?不是麻烦制造者 7大特质加速职场革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