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当粤剧遇上剧场 《牡丹亭惊梦》如何吸纳年轻观众?|何故
“而家呢个世界有咁多好嘅嘢,其实系要大家一齐crossover,将全部最好嘅嘢,混合喺同一个演出上,就会将我哋嘅传统再提升。”
香港粤剧艺术团致力存续并提升经典粤剧剧本,制作具专业水平的粤剧作品,发掘和培育具潜质的新秀,从而传承粤剧艺术文化,该团将于今年10月3日至5日,假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大剧院,公演已故著名编剧家唐涤生编撰的粤剧经典《牡丹亭惊梦》,为此相约此剧的艺术总监龙贯天(旭哥)、音乐总监王胜泉(泉哥)、制作总监李浩贤(Lawrence)、以及负责舞台设计的王梓骏(Isaac),一同探讨香港粤剧文化的传承和演化。
文:何故|原题:《牡丹亭惊梦》结合传统戏曲和现代剧场,传承香港粤剧文化──专访龙贯天、王胜泉、李浩贤、王梓骏。
《牡丹亭惊梦》是香港著名粤剧剧作家唐涤生的粤剧剧本,改编自明朝戏曲大作家汤显祖所著的传奇《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此剧是仙凤鸣剧团的第二届剧目,于1956年11月19日在利舞台首演,由任剑辉和白雪仙主演。
《牡丹亭惊梦》讲述宋朝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在牡丹亭内睡著,梦见一名手持柳枝的书生,二人一见钟情,当丽娘醒来后,因为过度思念书生抑郁而死,却在三年人鬼重逢……这不只是一个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更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共且充满娱乐性。
粤艺团再度和剧场界资深制作总监李浩贤团队合作,以现代剧场的概念和技术呈现传统戏曲美学。获奖设计师王梓骏透过提取剧作的意象,设计出体现虚拟美学的实景,配合背景动画,为观众带来崭新的视觉享受。
我首先向旭哥请教:在香港传承到粤剧文化,结合现代的剧场的布置和概念,是否其中一个可行的方法?
“绝对可以!因为粤剧嘅文化有很多个款式,譬如我哋粤剧文化就系锣鼓出晒名,全个戏曲界以我哋嘅锣鼓系最热闹,呢个就系其中一个传承啦!加埋佢哋舞台上嘅设计,完全将我哋嘅粤剧呢再提高咗!我觉得现代化嘅嘢加埋我哋传统嘅嘢,系会有个新嘅意识,令到我哋嘅演员都会有新嘅思维,同埋佢哋嘅学习,亦都令到观众有新嘅睇法,其实系好事嚟㗎,咁即系提升咗我哋嘅传统。”
泉哥更详细解释:“粤剧本身嚟讲就系岭南文化,香港发展得系最好嘅,所以由香港嘅传承呢件事系最啱嘅。所以,而家我哋香港嘅演出法,其实保留返好多粤剧嘅最传统嘅演出法,例如,我哋而家做嘅粤剧,一般嚟讲,系让观众‘有代入感’,唔系纯粹程式咁简单。…要有呢个效果,你本身一定要做到画面靓、音乐靓,观众先至会接受,所以而家我哋就加一啲新元素,举个例,我哋而家就要喺舞台设计做靓佢,但系呢个舞台设计又唔能够阻碍演员演戏㖞!如果唔系,我哋嘅传统演出法,又会畀佢影响咗。两者结合,咁样传落去,就会容易啲。”
泉哥再补充:“我哋有一场戏讲个文武生同花旦发梦相会,相会完之后,花神就走出嚟,撮合佢哋两个,传统嚟讲花神只有一个,我哋今次结合咗少少昆剧嘅做法,花神系一班人,我哋今次加咗呢个元素。”为什么要加入昆剧的元素?“粤剧本身有种‘吸融力量’,佢将人哋嘅嘢集合畀自己用,改良后变成自己嘅嘢,其实而家好多粤剧嘅嘢,以前唔系粤剧嘅,都入咗我哋𠮶度,英文歌都有,London Bridge Falling Down(泉哥随即哼出旋律),但系唔系唱英文㖞!攞咗个melody咋㖞!然后用粤语唱,就可以吸引更多人(观众),所以我哋好多时候见到人哋好嘅嘢,就会吸过嚟,将佢变成自己嘅好嘢,所以今次我哋觉得呢一段昆曲做得好好。”
至于并非粤剧出身的Lawrence如何看“文化传承”这个命题呢?“我哋需要更多年轻人,无论系演出,前台或后台都需要,而家有一个好好嘅传统后台运作模式,如果可以就加入多啲现代化,无论系美学上,或者运作,或者系管理上面,我觉得会更好!”
今次演出重点之一,就是舞台上的“鬼影幢幢”,问Isaac为什么会将这么多不同的元素放在舞台上,他回答:“因为故事本身吸引嘅地方,系有一场发梦,梦境嘅时候,好fantasy嘅一个感觉,好似初恋情人一样,呢一段我尝试用一个景嘅装置,令佢有更加梦幻嘅感觉,尝试将梦同真实结合。”
“传统嘅布景,通常系用布,而且系平面嘅,因为传统戏曲系以演员为主,个景纯粹系装饰性,但我觉得可以喺制作上都尝试一下,会不会将一啲故事、一啲主题性嘅嘢,都放放个景里面?譬如我哋会尝试有书卷啦!尝试吓有一个好似画嘅感觉,仲有一个想做到好似风铃咁样嘅,因为有鬼,一般鬼故喺风铃响嘅时候,个灵魂就返嚟喇!所以我哋今次个景,有风铃嘅元素,咁就会有新鲜感啰!…我哋做话剧嘅布景,通常会将故事放得重啲,尝试用布景嚟提升主题,俾观众联想到一啲嘢,喺个气氛上感受到一啲嘢,尝试用个景嚟讲故事。”
旭哥满意吗?“钟意㗎!因为我哋已经合作咗几次,大家一齐做嘢,个思维系好夹,佢哋有好多嘅思想,佢哋嘅方式,加埋我哋大家一齐做,出嚟嘅效果好开心。”
至于如何吸纳新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旭哥说“第一件要做嘅,就系要将海报做好”,“我哋已经做咗几次,观众都非常之满意。有好多年青人都觉得,乜粤剧可以咁样㗎?而家呢个世界有咁多好嘅嘢,其实系要大家一齐crossover,将全部最好嘅嘢,混合喺同一个演出上,就会将我哋嘅传统再提升。”
泉哥再补充:“今次我哋嘅表演方法,有啲系电影化嘅表演方法,喜欢睇电影嘅人,可能觉得好有趣。但系有一个好重要嘅原则,就系不要畀呢啲嘢影响到我哋原来嘅表演传统,因为𠮶种系艺术。你将佢完全抹杀晒,就变咗唔系那𠮶艺术。所以,混合得宜,其实系需要集好多人的思想。头先Lawrence讲,要改善嘅系制作同管理嘅方法,头先旭哥都提及,我们呢个制作管理方法,系集体一齐去谂嘢、一齐去沟通、研究,不停地去谂,互相尊重对方嘅expertise(专业领域),最紧要系咁样,咁出嚟件嘢就会好靓。”
泉哥继续分享经验:“有啲嘢太过新会格格不入,夹硬加落去系唔得既。但系你完全守旧,完全唔理新嘅嘢,出嚟又太保守。你要谂吓年轻人钟意睇乜嘢?我哋做咗几次之后,发觉年轻人系钟意睇呢类型,有一批观众系从冇睇过粤剧,我们已经吸纳咗一批新观众。”新旧元素的比例如何?“传统比重,差不多系七成左右。”
“有一样嘢好重要嘅,就系我哋要做到个气氛出嚟!”是次演出的重点,除了布置和灯光,泉哥强调还有音响。“上次观众嘅反应系:点解今晚嘅音响同平时嘅西九唔同嘅呢?因为我哋有一班好专业嘅人做音响!”而且,更重要是一班有实力的年轻演员,他们经过旭哥指导后,将会有更上一层楼的表现。当然,最重要是旭哥压轴登场客串皇帝,“旭哥而家唔会再做配角㗎喇!”,令人充满期待!
香港粤剧艺术团的《牡丹亭惊梦》既创新,又秉承传统,透过不同的crossover,让香港粤剧文化得以传承和演化,让属于我们的表演艺术可以走得更远。
(专栏“何故火锅馆”每星期刊出,标题由编辑撰写。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作者简介︱何故,内向、忧郁而文静的作家,已推出超过 20 本小说。从电影和打边炉领悟人生道理。
更多艺文评论文章,可参看作者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