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库公路千年人文景观 历史印记下的“时光画卷”

撰文: 当代中国
出版:更新:

新疆独库公路的自然奇景让人惊叹,沿途的人文景观同样值得细细品味。这条贯穿天山的道路上,藏着游牧民族的印记、古文明的密码。

本篇聚焦3处有代表性的人文地标,带大家沿独库公路,走进这些藏着故事的风景之中。

琼库什台村落 天山深处的木屋童话

从独库公路那拉提草原段,向东南行约100公里,琼库什台村便藏在天山沟谷间。这个景色能与阿勒泰媲美的哈萨克族村落,至今仍保留着游牧传统。

库尔代河穿村而过,将村落分为东西两半,标志性的“木楞屋”用云杉木条榫卯拼接,屋顶盖上麦草与牛羊粪混合的泥土,冬天既能抵御严寒、夏天又能隔热,一举两得。

每年6-8月是到访琼库什台村落的旺季,大家可以见到牧民们赶着牛羊迁去夏牧场,留下的村民则忙着收麦、酿马奶酒。清晨时分,或许还能见妇女挤牛奶、孩子追牧羊犬,傍晚马队踏夕阳归村,铃声漫过山谷等村落风光。

除了在村中体验传统的哈萨克族风情,大家亦能沿着库尔岱河向南,踏上汉代解忧公主远嫁物龟兹的乌孙古道,亦可向东徒步,前往喀拉峻秘境,在阔克苏峡谷的人体草原下,看九曲十八弯的河流奇观。

打卡提示:入住当地民宿可体验包尔萨克配马奶酒;徒步2公里到“琼库什台石林”;海拔1,900米,温差较大,需备薄外套。

克孜尔千佛洞 比莫高窟更早的丝路佛境

沿独库公路南行至拜城县,眼前赭红色的山崖上突然出现数百个神秘窟龛──这就是比敦煌莫高窟早300年的克孜尔千佛洞,是丝路北道重要佛教遗存。

克孜尔千佛洞窟群绵延3,000米,现有编号的洞窟有236个,内存壁画约1万平方米,主要分为两种艺术风格,分别是犍陀罗风格和龟兹风格。

其中,第17窟、38窟为龟兹风格的代表,石窟中大量绘制了佛本生和因缘故事,以菱形格叙事,线条劲挺,带有独特的光影美感。

而第47窟,则是克孜尔千佛洞面积最大的石窟,高约16.5米,宽7.6米,左右两壁有五排凿孔,相信原为排放五列泥塑彩绘佛像的孔洞,甬道外侧亦有菩萨塑像的残迹,其开凿时间能追溯至公元4世纪中期,是目前发现世界上开凿最早的大像窟,极具历史意义。

打卡提示:石窟执行预约参观制度,每日限流1,340人,需前往微信公众号“龟兹研究”预约及购票。

库车老城 生土筑起的古龟兹遗存

来到独库公路终点,除了库车大峡谷,在库车市区东部,还坐落了一座历史古城——库车老城。这里是古龟兹国(粤音:gau1 ci4)都城的核心遗存,面积约2平方公里,住着上万户维吾尔族居民,建筑多为明清所建。

库车老城街巷沿途可见许多生土民居,墙厚60至80厘米,以黄土混麦草夯成,平顶可晒粮纳凉。木门上雕缠枝莲、几何纹,铜环多为羊角或太阳造型,寓意丰饶和光明,充满异域风情。

漫步老城,不可错过的有热斯坦历史文化街区,这条热闹的街巷从早开到晚,有现烤沙木萨、刚炸的包尔萨克,还有卖桑皮纸、土陶的老店等,花帽巷、门巴扎、击鼓巷等都是极具特色的巷道,置身其中,可体验浓厚的龟兹文化。

打卡提示:到库车大寺,可参观特色砖雕拱门;当地特色美食有大馕和库车大麦面。

从琼库什台村落的游牧日常,到克孜尔的丝路佛迹,再到库车老城的龟兹烟火气,独库公路的人文印记,是天山脚下不同文明的沉淀。趁独库公路开放的时间,不如去这座最美天山走一趟吧!

本文获“当代中国”授权刊出,欢迎关注:

https://www.ourchinastory.com/

独库公路千年人文景观 历史印记下的“时光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