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顺丰同城2025上半年各业务均高质增长 收入破百亿 净利润增长139%

撰文: 谢德勤
出版:更新:

顺丰同城(9699.HK)近日公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在“高质量健康增长”的经营方针下,各业务线收入实现高质增长,令集团上半年总收入增长48.8%至人民币102.36亿元。集团展望下半年,将继续拥抱流量多元化、餐饮外卖和即时零售渗透率持续提升,并加大对无人配送和AI等技术革新的投入,实现“让更多人享受零距离美好生活”的使命。

亮眼成绩表源于三大原因

2025年上半年,顺丰同城的业绩令人惊喜,总收入由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68.79亿元,增长48.8%至人民币102.36亿元。其中,同城配送服务的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40.38亿元增长43.1%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57.79亿元,而最后一公里服务的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8.41亿元,增长56.9%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44.57亿元。集团净利润同比增长139%,超过2024年全年水准。

集团表示,业绩表现亮眼,一方面是餐饮外卖及即时零售行业快速增长,带动即时配送需求增加,特别在报告期间,同城配送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带动收入规模快速提升。其次是业务结构优化,优质客户对收入贡献增加,再加上科技和精益管理推动运营底盘提质增效,网络规模经济效益扩大,令盈利持续释放。

商户及消费者规模扩大 积极探索拓展业务场景

同城配送业务方面,集团持续深化全场景服务能力。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十二个月,平台上的年活跃商家规模达85万,同比增长55%;年活跃消费者规模达2,477万人。强劲的用户增长带动各品类配送需求,其中茶饮配送收入同比增长105%。而非餐场景的收入亦保持增长趋势,其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8.6%至人民币2,142.0百万元。商超便利、医药、母婴等品类均取得高双位数增长。

顺丰同城一直洞察消费者需求,积极拓展高品质即时配送服务。集团通过一对一“独享专送”服务精准触达消费者对于高价值、高时效及高安全性要求物品的配送需求。集团通过管道合作,增加对同城快递用户的触达,消费者可以在下单介面自主选择“小时达”服务,满足消费者对同城快递的提速需求。此外,集团亦基于消费者需求深入渗透下沉市场,上半年下沉市场面向消费者的同城配送收入快速提升;并拓展如衣物洗护、行李寄递、汉服租赁等细分配送场景。

集团强调,凭借极具灵活度和弹性的配送网络,能有效应对订单高峰、节假日和恶劣天气下的履约需求,期内时效达成率约为95%,3公里以内订单的平均配送时长为23分钟,服务质量保持稳定。作为同城物流网络的弹性运力补充,集团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持续增长,收入同比提升56.9%至44.57亿元。业务增长主要得益于与主要客户在末端网络的融通和业务协同,有效支持电商派件及退货件的上门揽收等需求。2025年上半年,揽收环节支持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50%。

人力、科技双双提升

骑手是集团最核心的合作伙伴之一。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十二个月,平台年活跃骑手进一步扩大至约114万名。受惠于订单规模增长及运营效率优化,今年6月份的骑手人效较去年同期提升38%,带动骑手收入持续改善。其中,中高收入水准骑手数目同比增加65%,月均收入破万元的骑手数目更同比增加107%。同时,集团持续完善骑手权益保障,期内安全事故率同比下降11%。

至于技术是提升效率和改善成本的关键,集团积极推进AI大模型能力的多场景应用,在骑手管理、智慧客服、商户运营等方面均推出自研AI智慧体工具。此外,无人配送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亦不断探索,累计超过300台无人车投入日常运营,覆盖全国60多个城市,月均活跃行程约2万趟,致力打造“骑手+无人配送”的高效网络。

展望未来,顺丰同城表示将坚持“高质量健康增长”的经营目标,把握即时零售渗透率持续提升的市场机遇,坚定不移地持续做大规模、做宽场景、做好服务、做实网络。集团将继续加大对无人配送和AI等技术革新的投入,为新消费的繁荣发展保驾护航。

(资料及相片由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