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快递 (2057) 市场领先地位稳固 目标价165元|彭伟新
中通快递(2057)是中国内地领先的快递企业,主要业务涵盖核心快递服务(占收入约91.5%)、货运代理(约5%)、物料销售(约2%)及增值服务(约1.5%)。集团的主要市场为中国内地,收入占比约95%,国际业务则仅占约5%。集团的收入同比上升15.3%,从384.2亿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442.8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亦录得9.8%的增长,达到227亿元人民币。尽管毛利率从2023年的30.2%降至2024年的24.9%,主要受到价格竞争加剧的影响,净利率则从22.8%降至20.1%,预计在2025年将降至17.3%。与同行如顺丰和圆通相比,中通的市场占有率为19.5%,虽然略有下降,但仍保持领先地位。近期,集团受益于政府的反内卷政策及价格上调,预计改善单票利润。中通快递在电商快递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持续利用自动化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短期内,虽然面临成本上升的挑战,但散件业务的增长将成为收入的主要支持。长远看,随著电商需求的增长及行业整合机会的出现,中通快递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领导地位将进一步巩固,为未来增长提供坚实基础。
市场看好中通快递的前景,主要是随著消费市场逐步复苏,电商需求预计将显著回升,这将直接推动快递业务的增长。中通快递在电商快递市场中的占比稳定,未来有机会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来吸引更多客户。此外,逆向物流的需求随著电商退货率的上升而增加。中通快递可利用其现有的物流网络,提供高效的逆向物流服务,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整体收入。另外,政府对快递行业的支持政策有助于减少恶性价格竞争,为行业创造更健康的发展环境。预期价格的回升将改善利润率,尤其是在行业整体竞争格局逐渐改善的情况下。这样的政策背景将支持中通快递的盈利能力,并为其未来增长提供稳定的基础。
而随著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整合的机会日益增加。中通快递作为行业领先者,具有通过并购扩大市场份额的潜力。这不仅能够提升其市场地位,还能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实现收入增长。加上逆向物流和增值服务的需求增加,未来增长潜力可期。中通快递在技术创新方面持续投入,尤其是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上,这将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并降低成本。随著自动化系统的完善,物流运作将更加流畅,服务质量也会随之提升。这不仅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还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优势。
集团的利润率为18.81%,而过去12个月的营运毛利率则为20.92%,另外,过去12个月的资产回报率为7.54%,而过去12个月的股本回报率为14.03%。集团季度盈利同比增长为 -25.8%。以现价计,相等于过去 12 个月的追踪市盈率约 12.4 倍,市场给予集团的预测市盈率为 11.2 倍,较追踪市盈率为低。主要是市场预期集团未来年的市盈率增长率达到1.9倍,而市账率则为 1.64 倍,整体估值仍然属于偏低的水平。中通快递上个交易日以 147.10 港元收市,全日上升 3.60 港元或 2.50%。集团过去5年的平均Beta值为 -0.13,系统性风险低于大市。52周最高位曾见 219 港元,而最低位则曾见 123.7港元,以现价 147.10 港元计,股价较 50 天线低 3.13%,另外,现价亦较 200 天线低 2.35%,反映出现时的股价表现仍然未有过高的情况。
中通快递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为14.48%,自今年4月3日至今年9月8日期间,股价录得3.96%的跌幅,不过,未有影响到投资者对中通快递的该期间共录得52.8 亿港元的资金流入,当中大户占其中的44.66 亿港元,而散户则占当中的8.13 亿港元(见图1)。大户对散户资金流比率为 5.5 比 1,同期大户投资者的坐货比率最高曾升上27.94%;而最低曾经跌至-7.54%,至于9月8日当日则为 -1.79%,反映大户的坐货比率已经由低位反弹,有助股价作进一步的回升。
中通快递股价于2024年10月触及52周高点219港元后回落,随后经历波动下跌,最低跌至123.7港元。虽然其后股价曾尝试反弹,但未能突破50天移动平均线,并多次回测131.50港元的支撑位。2025年7月,股价终于突破50天线,最高升至168.8港元,但因38.2%的斐波那契回调阻力及2月至4月期间的历史压力而受阻。近日,股价自上周低点138.8港元反弹,9天RSI跌至30后迅速回升,成功企稳在10天线之上,并呈现四连阳走势,形成了一底高于一底的上升形态,显示股价已初步见底。投资者可考虑在147港元入场,目标价设于前高阻力165港元。只要股价守住140港元支撑,短期内可继续持有。
图1:中通快递-W(02057)于今年4月3日至9月8日期间的资金流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