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走势反复 中国神华有望突围|许绎彬

撰文: 许绎彬
出版:更新:

传统10月“股灾月”,恒生指数最终累跌948点,终结连升五个月锐势,成交亦较9月明显回落。准备踏入11月之际,中美贸易战传出双重利好﹕中国取消稀土出口管制、美国对华部分关税再延一年。在中美紧张关系缓和下,恒指曾急弹至近26600点水平,升穿10天线(25999点)及50天线(26267点)。可惜在好消息下,资金未见进取,恒指更以阴烛收场,反映投资者疑虑未除。

其后,在中美元首会面、贸易谈判、减息等万众期待的利好消息消化完毕,而市场欠缺新催化剂下,恒指连失10天、50天线,本周一(3/11)更一度失守26000点心理关口。昨日(5/11)续随美股调整,低见25496点,100天线(25355点)险守。幸好内地A股午后回稳,港股倒升至25980点,最终跌幅收窄,总算保住颜面。值得留意的是,港股成交虽持续萎缩,但“北水”仍连续11日净流入,累计近700亿元,显示内地资金未有离场。

至于昨日急跌,部分源于由香港金融管理局举办的“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300位全球金融巨头云集香港,金融界均聚焦此次最新的政策动向,惟席间美资大行突然发表警告言论:高盛料美股两年内跌20%、摩根士丹利看跌15%,资本市场估值过高,科技股“见顶”论调响彻全场。言论一出,纳指急跌,日经平均指数更单日大泻1,284点,亚洲科技板块亦无一幸免。

外资看淡科技股并非空穴来风。2025年全球科技股“一支独秀”,部分升幅高达5至10倍,估值远超基本面,外资转趋保守并不意外。幸而同一峰会上,多位与会的亚洲金融领袖普遍看好“亚洲投资市场可分散风险”,变相为中国资产说项。若资金持续南下,香港市场将水涨船高。

神华刚获大行调高评级至“持有”。(视觉中国)

短期恒指料续于25500至26100点牛皮徘徊,成交不破3,000亿难改淡局。过去10年,11月“6跌4升”,“十个牛皮九个淡”恐再应验。炒股不炒市格局下,“中特估”具一定防守力,而中国神华(1088)刚获大行调升评级至“持有”,股价有望在淡市中突围,投资者不妨留意。

(笔者为证监会持牌人士,并无持有上述相关股份权益)

【财经专栏】股坛绎思.许绎彬|耀才证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

专责集团的整体业务发展、营运及管理。曾任职多间证券行,拥有逾25年证券及期货业经验,及超过10年分行管理经验。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