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 写稿、老板发声 PR还剩下什么?|陈仕娜

撰文: 陈仕娜
出版:更新:

Elon Musk 炒公关鱿鱼时,理由很简单直接,因为他自己就是最强的发言人。无论是 Tesla、SpaceX 还是 X,一条自发的贴文每每比千军万马的公关文案更具爆发力。

这个现象值得每位传讯人思考:
当你的老板是超级明星、意见领袖,甚至是社会偶像,公关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李嘉诚等超级富豪,举手投足已引起外界充份关注。(视觉中国)

“魅力老板”自带光环

Mark Zuckerberg 、Bill Gates、Jeff Bezos、黄仁勋、李嘉诚……这些名字本身就是品牌。他们的一句话、每次现身、一下手势,轻易就成为新闻头条。“魅力老板”自带光环,似乎毋须任何包装。

但光环不代表免疫和零风险。Steve Jobs 推出iPhone前的完美形象,乃建筑于苹果团队“故事叙述”的精准掌握;黄仁勋的“皮衣加炒饭”,也非随意为之,而是品牌策略的人性化延伸。我们无法替老板说话,而是为“老板的影响力”创造和设计舞台。

在AI 横行的时代,资讯秒速被制造和无限复制。现在稀缺的,是“真实”与“信任”。

贝索斯夫妇。(Reuters)

真实与信任才是最珍贵

AI 写得出流畅的句子,却无法建构“情感共鸣”;能制造大量内容,却无法建立“关系连结”。传讯专才的价值,已从“写什么”转到“为谁说、为何说、何时说”。

我们在人与资讯之间,铺设可信的叙事节奏,让品牌不会淹没在演算法的洪流中。譬如说当CEO以个人帐号在社交平台与公众互动,我们要评估:

* 什么议题应亲自出面,哪些需保持沉默;

* 什么时候用幽默化解争议,何时以权威定调;

* 如何确保一句“看似随心的贴文”不会震到股价或危及品牌。

相信这些不是AI 能准绳判断,而要凭人性化思考、专业性和累积经验来评析。

公关须助老板展现个人风格

笔者曾与超级老板共事,最大的挑战不是执行力,而是掌握节奏。他们往往节奏快、点子多、行动快过逻辑。传讯人要学会因势利导,而非控制。例如助老板展现个人风格,而非塑造虚假的完美形象。

2025年10月31日,英伟达(NVIDIA,又译辉达)行政总裁黄仁勋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行政总裁峰会会后记者会上发表演说。(Reuters)

黄仁勋在 Computex 的“平民亲切”表演,就是公关设计好的舞台,让大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守护老细的底线,当他的言论可能误导市场或激怒公众时,要超前评估风险、及时扑火补救。

公关的价值不是出现在镜头前,而是让老板光芒四射,持久地照亮品牌。

如今,假新闻无日无之,资讯混乱,“真实的声音”变得稀缺。

马斯克的 X 平台如此吸引人,正因这是一个“真人说话的地方”。老板亲自发声,有“人味”,更可信。这提醒我们要懂得“设计真实”,整理真相、放大信任。

AI 模仿语气,却模仿不了“洞察力”。演算法制造话题,但制造不了“信任”。公关人要成为Boss的“超级幕后智囊”,在每一次发言和曝光之中,瞄准品牌及人心的共鸣点。

身处资讯爆炸、真假难辨的世界里,最具价值的传讯,不是去说服,而是让受众愿意自然地相信。

【财经专栏】来一杯莫卡陈仕娜

简介:由传媒人到企业传讯,游走于媒体、地产、金融及医疗行业,饱览世事更迭,藉文字透彻人心,嘻哈笑谈中,亦望读者有所得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