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料明年港股最乐观见31000点 配置策略考虑三大维度
中金发表港股明年展望报告,认为在综合盈利、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该行测算恒指明年中枢28000点至29000点,乐观情形可见31000点左右。于悲观情形下,则下试21000点附近。
该行指出,大市经过一年升势后,身处的位国与一年前截然不同,恒指动态估值为11.4倍,接近2015年以来均值上方一个标准差,风险溢价更是一度低于2018年初“棚改”周期的低位,难言“便宜”。考虑当前水平,及今年主要以估值贡献为主的特征(贡献了恒生科技30%涨幅的全部),接下来指数层面的空间打开需要盈利修复,不能单纯寄希望于估值和风险溢价的无限扩张。基准假设下,若中美加权无风险利率(按南向成交占比35%加权)从当前3.4%降至3.1%,同时依然是景气结构主线,尤其科技互联网等板块风险溢价回到年内低点,但其他板块维持在今年均值附近,对应估值空间约5%至7%。 乐观假设下,如果政策发力带动物价回升,顺周期板块情绪同样提振。若其他板块包括如能源、银行地产等风险溢价均回到今年内最低水平,外资流入使南向占比30%加权,该行预计估值有望打开超15%上行空间。
料港股明年盈利增长3%
中金测算基准情形下港股2026年盈利增长3%(2025年6%,当前市场预期9%至10%),其中非金融增长6%至7%(2025年8%),金融预计零增长。因此,基准情形下,市场指数层面空间有限,空间来自景气结构或意外回撤。
该行又指配置策略:博观而约取,寻找下一阶段的稀缺资产。一方面,从资产定价逻辑看,该行建议依然可以适度保持分红资产的配置,以应对整体信用周期扩张的疲弱。换言之,中金认为中国国债利率和货币条件还有宽松的必要。另一方面,在整体信用扩张疲弱的环境下,更应该需要依然能扩张信用的方向,该行认为可以从三个维度出发:产业结构(如AI科技)、产能出清与海外需求映射(新兴产业链与美国需求),本质上都是跟随信用扩张的方向,只不过来源不同。 综合来看,中金建议超配AI软件与硬件(AI产业趋势与外需映射_、电新(产能出清与外需映射)、化工(产能出清与外需映射)、家居(产能出清与外需映射)、创新药(产业趋势与外需映射),低配地产、食品零售、家庭个人用品。 当然,具体配置时,还需要综合考虑估值和拥挤度,以求以更好的成本介入。
PPI年底起上扬
此外,该行预计中国PPI或在今年底到明年一、二季度阶段性走高,可以作为市场在交易层面切换到顺周期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