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消息”与人性的真相|陈仕娜

撰文: 陈仕娜
出版:更新:

在金融圈,一条“消息”到底值多少钱?无人能回答你,真正值钱的不是消息,而是趁别人还未出手前,你已经行动。

消息本身轻如鸿毛,不像金条握在手里沉甸甸,但一定比金条更有爆炸力。

先机是市场上最昂贵

多年前,交易员朋友曾对我说:“市场里最昂贵的东西,不是股票,是那几分钟的先机。”他说时迟那时快,某只股票在收购公告后疯狂飙升。

所谓“privileged information”,迷人之处从来不在于神秘,在于它让人“提前”,犹如魔法,也像毒药。

办公室里的“特权消息”比惊心动魄的股市,来得温柔且牵动人心。譬如中高层聘任、人事调动、部门重组这类消息,人人都渴望听到。

公关前辈曾分享一段趣事:某日高层约他饮茶倾项目、预算、甚至聊天气,毫无重点。临走前,高层漫不经心地丢下一句:“下个月可能有人事变动,你心理准备一下。”这句话像一道雷电轻轻落下。

前辈感到微妙的兴奋:因为他知道了一件别人不知道的绝密消息。回到办公室,看着同事开会、查电邮、讨论午餐吃什么,忽然有点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像手握着一枝无形的权杖。

折射出被视为圈内人的心态

后来,那次人事变动丁点也不关他的事。对高层而言,纯粹是一句闲谈。“特权消息”的本质从来不是内容,而是心理:我被视为“圈内人”。

公司里最能引发讨论的不是新大楼落成,也不是年度业绩,而是:

“听讲有人要升 ED?”
“好似请紧新主管,系边个?”
“有重组呀?真唔真?”

这些风的来源永远模糊:
是 HR 朋友的朋友?是某人经过茶水间听到?还是,“总之有人话啦”?

内幕消息一旦流出,人心开始蠢动。有人突然积极起来,希望被看到;有人靠近领导,试探消息;有人沉默观望,生怕成为风暴中心。

事实上,新主管早已内定,那些风声和揣测跟天气报告一样,说变就变。真正迷人的,是这段期间众人的心理起伏。

消息本身不是重点,“我是否比别人早知道”才是关键。更准确地说:至少要让自己觉得“我知道”。

从古时宫廷,到今日华尔街,再到各大办公室,大家对“秘密消息”的迷恋始终如一。

皆因消息象征了:

* 力量——我可以比你更早行动

* 位置——我在你的前面,不站你的后面

* 认同——某些人愿意把资讯“独家”交给我

“我知道,而你不知道”,足以让人产生的优越感。这就是人性。

公关前辈吐了一句真话:“那句风声,没有让我升职,也无影响我的命运。真正让我攀上更高的位置,是十年如一日的本事,不是那杯Tea。”

金融亦如是,能长期在市场站稳的人,靠的并非小道消息,而是专业、纪律和风险控制。职场中收到风声,带来短暂的优越感,但能在风眼中站住,靠的不是流转的耳语,而是能力。

【财经专栏】来一杯莫卡陈仕娜

简介:由传媒人到企业传讯,游走于媒体、地产、金融及医疗行业,饱览世事更迭,藉文字透彻人心,嘻哈笑谈中,亦望读者有所得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