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吴泳铭:三年内不太可能现AI泡沫 不排除增加资本开支

撰文: 郑文玥
出版:更新:

阿里巴巴(9988)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业绩,期内期内经调整净利润(non-GAAP)录得103.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减少72%,逊于市场预期。但收入增长5%至2478.0亿元,超出预期。云集团收入则增34%,AI相关产品收入三位数同比增长。

公司CEO吴泳铭于业绩电话会中明言,目前的AI资源仍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三年之内不会出现所谓的AI泡沫。因此针对公司早先提出的三年投资3800亿元的资本开支指引,目前看来亦偏低,不排除会进行额外投资。

三年内不太可能现AI泡沫 早先资本开支指引偏低

吴泳铭表示,目前服务器的上架速度,远远不及客户需求的增速,相信三年之内的AI需求还是非常确定的事情,所谓的AI泡沫是不太可能出现的。就GPU而言,不单新的GPU基本“跑满”,三至五年前的前几代GPU亦都是“跑满”的。

因此针对阿里早先所提出的,计划三年投资3800亿的Capex(资本开支)指引,吴泳铭表示目前服务器上架供不应求,且如果整体的供应链、机房已经按照最快的速度,满足客户需求。但如若这样还不行,不排除会进一步增加投资,整体会以积极的态度投资AI基础设施。从大方向看来,先前提出的3800亿的数字偏小。

至于Capex可以为收入带来的增量,目前还不好估算,一方面行业发展属于早期,另一边厢AI技术的使用领域差别大,例如有租用做训练、做推理、以及会员产品等,产生的营收和毛利率水平均不一样,但总体而言,阿里最关心的是产生tokens的质量和性价比。

阿里云上季收入增长34%至398.2亿元。(资料图片)

最优先保障基座模型训练 冀打造to C超级原生应用

针对AI发展的优先级,吴泳铭表示,最关键的是保障基础基座模型的训练,获得更多的客户以及高价值的场景,依靠模型的能力。其次则是在百炼平台上的推理服务,因为将涉及全球客户24小时满载使用的能力。

最后对于外部的客户,阿里其实也有优先级的衡量,例如对阿里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包括存储、大数据等,就会处于较高的优先级。反之,如果只是租用GPU,优先级就会略低。

对于公司近期启动的千问项目,吴泳铭指,阿里巴巴在AI To B与AI To C两个方向齐发力。在AI to B领域,希望做世界领先的全栈AI服务商,服务千行百业增长的需求;在AI to C领域,基于性能领先的模型和阿里生态优势,打造面向C端用户的AI超级原生应用。

他表示,在测试版的千问App上看到用户的留存率大幅提升,认为全力入局AI to C正当其时。未来千问将陆续接入电商、地图、本地生活等业务生态场景,希望率先打造未来的AI生活入口。

吴泳铭指,在测试版的千问App上看到用户的留存率大幅提升,认为全力入局AI to C正当其时。(资料图片)

闪购UE亏损较7至8月下降一半 料下季投入显著缩窄

谈及即时零售领域,阿里巴巴电商事业群首席执行官蒋凡明言,公司在保持市场份额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物流成本也显著下降,配送时效胜于去年同期。淘宝闪购10月以来的UE亏损,已经较7至8月时下降一半。

另外,订单机构也有所优化,高单价的产品比率提升,例如非茶饮类的点单已经超过75%,闪购的最新笔单价较8月份有双位数增长。其续指,闪购与其他业务已经产生协同效应,即从规模扩张的第一阶段,迈入效率提升、优化效益的第二阶段。

从投入而言,首席财务官徐宏则预计,9月份的季度已经是整体投入的高点,伴随UE的显著改善,预计下个季度投入会显著收缩,但也会根据市场的竞争格局进行动态的调整。

阿里指出,淘宝闪购10月以来的UE亏损,已经较7至8月时下降一半。(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