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路共享|我的瓦努阿图“最好的朋友”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李楚彤

八月的阳光依旧炽热,当全球人道工作者迎来8月19日“世界人道主义日”时,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南太平洋的瓦努阿图。作为一名国际关系学系的学生,能在专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救援项目的共享基金会工作,让我对“民心相通”有了最真切的理解。

瓦努阿图小朋友用美丽的画作表达谢意。(共享基金会提供)

去年12月瓦努阿图地震后,我跟随基金会三次前往当地发放备灾包,让我最记忆犹新的是在首次派发行动时,一个扎着辫子的小女孩轻轻拉住我的衣角,向我展示她学会使用的物品:调好频道的收音机、哨子、消毒棉片,这些简单的物品,她如数家珍。

当我问她地震时的情形,她回忆说,那天房屋剧烈摇晃,全家惊慌逃离。和其他村民会合时,大家两手空空,有人手忙脚乱地寻找急救包为伤者包紥,更多人则慌忙地四处寻找失散的家人。她低声说着:“我以为那天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幸好她并没有因为打击而失去希望。她接着说,虽然灾害不会停止发生,但这些备灾物资让他们不再像上次那样惊慌不安。她和其他孩子们画了许多色彩斑斓的画送给我们,用稚嫩的笔触描绘着心中的美好,每一笔都是在表达谢意。有的在画上画着中国和瓦努阿图的国旗,她说这是感谢我们漂洋过海为他们给予援助和希望;有的在画上写上了我的名字“HAYLIE”、“最好的朋友”,字迹运笔不太稳却格外清澈又热烈。

在瓦努阿图,我见证了最真实的“民心相通”。当村民学会使用备灾工具,当孩子们骄傲地展示所学知识,这些平凡的瞬间,正是人道救援最珍贵的意义。我们带去的不仅是物资,更是一份爱和关怀以及一份面对灾难的勇气。

“一带一路”倡议常被视为经济合作的蓝图,但在这里,我看到了它最动人的一面——人与人之间真诚的连系。这种联结不需要宏大的叙事,它存在于每一次耐心的教学,每一幅纯真的画作,每一个重新绽放的笑容中。

我把小女孩送的画带回了香港。在世界人道主义日这天,它提醒着我:真正的救援,是让受灾者重拾面对困境的信心。这条路或许漫长,但只要真诚相待,播下的种子终将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发芽。

共享基金会是一家于 2018 年在中国香港成立的非政府慈善机构,旨在向“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人道主义援助,实践“民心相通”。目前正为老挝、柬埔寨、吉布提、塞内加尔及毛里塔尼亚提供免费白内障手术治疗,以全面消除该国因白内障致盲积压病例为目标;另正积极进行传染病媒介疾病防治工作,项目点包括东帝汶、洪都拉斯、吉布提、中老铁路及瓦努阿图等。

作者李楚彤是共享基金会项目专员。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

+1
带.路共享|我的瓦努阿图“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