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珊|善用AI科技监测环境 减废物处理设施污染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发展局早前刊宪确立将军澳第137区的发展,并表示基于配合区内未来的发展需要,计划在第132区填海兴建公众填料转运设施、混凝土厂、电力设施、建筑废物处理设施及废物转运站。

现时将军澳逾50万人居住,日后或增至70万人,笔者见证社区发展日趋完善,居民安居乐业。环境部门文件指,上述设施主要处理区内产生的建筑及家居废物,居民虽然知悉设施主要服务区内,但忧虑环境受影响,冀局方提供环境监测方案及数据,释除居民疑虑。

笔者曾到柴湾公众填土趸船转运站,该设施周边沙尘滚滚,亦不时发出巨响,如此类设施靠近住宅区,居民难免担忧建筑废物处理设施、转运设施等设施运作时产生噪音、泥尘等问题。

削坡减填海面积 冀做好工程和营运监管

笔者早于2022年建议发展局把部份设施(如:混凝土厂)迁入岩洞,惟局方表示未能符合成本效益,维持填海造地。局方在前年提出减少1/5填海面积,采用削坡方式造地,惟以造价高昂为由,不考虑进一步将新造土地推入山体。

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提到:“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为增进人民福祉而不懈努力。”笔者期望局方在填海工程、兴建公共设施、处理建筑废料期间,建议由环保署及相关部门直接进行24小时环境监测,善用AI科技做好监管,切实做好降噪、控尘、减砂石措施,顾及市民健康,维持维港一带优美环境。

作者方国珊是西贡区议员。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