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路共享|中塞携手共筑光明之路​——福建医疗队援外故事

撰文: 带路共享
出版:更新:

在塞内加尔落后的恩迪奥姆地区,中国福建的第八批援塞医疗队前来参与香港“共享基金会”的“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面对众多病情复杂、医疗条件艰苦的患者,这支队伍不仅提供技术,更点亮了希望,成为中塞友谊的温暖见证。

恩迪奥姆地区医疗条件落后,当地白内障患者众多且病情复杂。 很多患者双眼均为大白核,多合并角膜云翳、角膜斑翳等不利因素,且有相当比例的独眼患者。当地卫生条件差,无菌观念不强,这给手术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福建第八批援塞医疗队由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和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的五名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 他们以娴熟技术和无缝衔接的流程配合,确保了所有手术零失误完成。队员们在当地外出时,总会收到居民们热情的问候与手势致意。

69岁的戈度是当地恩迪奥姆地区三甲医院的一名外科主任,他因白内障导致视力严重下降,工作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他得知福建医疗队驻点在他们医院开展白内障手术后,第一时间前来就诊。经过仔细检查和精心手术,他的视力从术前的 0.1 恢复到了 1.0。当揭开纱布时,他重新看到清晰的世界那一刻,向主刀医生潘铭东主任竖起了大拇指,激动地用法语说道:“中国医生技术高超,我衷心感谢你们,是你们让我重获光明! ”

另一位患者曼穆度•迪奥普也深有同感。手术前,他因白内障已经失明多年,需要女儿搀扶著摸索前行,生活极为不便。手术后第一天,他的视力就从术前仅有光感,恢复到了 0.5,能够自由地行走,他的女儿当场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拉着女儿的手用当地的语言安慰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父女俩一起对主刀医生陈胜主任和助手柯发杰医生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还有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患者是 79 岁的索契科,他在右眼白内障手术后揭开眼罩时用当地语言大声地感慨道“太棒了,我的世界重现光明,感谢你们,中国医生。”

索契科因疾病导致四肢瘫痪,加上患有双眼老年性白内障,生活长期无法自理,仅能依靠孩子们的帮助勉强维持日常生活。当得知恩迪奥姆地区有中国医疗团队提供免费白内障手术后,他在家人的陪同下前来接受治疗。郑永征主任在术前检查中发现其左眼无光感,已丧失了通过白内障手术复明的机会,而右眼因带状角膜变性及大胬肉,可能导致术中视野不清,手术难度高。根据他的病情,精心制定手术方案,决定对其右眼进行手术,并取得圆满成功。术后第一天,他的右眼视力从术前仅有光感恢复到了 0.3,他和家人对中国医护人员充满感激。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对于福建医疗队的成员们来说,这次援非之行不仅是医疗技术的输出,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面对当地简陋的医疗条件和众多等待治疗的患者,他们深感责任重大。看到患者们术后恢复光明,脸上露出的笑容,所有的疲惫都一扫而空。医疗队员一致秉承著“全力以赴,只为一次改变,追光而遇,暮光而行”的宗旨,在追梦路上携手奋进,共同出发。

此次的援非工作中,医疗队的团结友爱精神是顺利开展工作中的至关重要环节。初到异国他乡,在共享基金会工作人员和医疗队成员相互支持和说明下,专家组顺利克服了长途跋涉以及工作生活环境所带来的种种不便和困难,并与当地的志愿者们逐步达成了工作上的配合和默契,整个援助工作才得以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地开展,深刻体会到了“志同道合者,能越过山海,共同前行”的精神理念。

共享基金会是一家于 2018 年在中国香港成立的非政府慈善机构,旨在向“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人道主义援助,实践“民心相通”。目前正为老挝、柬埔寨、吉布提、塞内加尔及毛里塔尼亚提供免费白内障手术治疗,以全面消除该国因白内障致盲积压病例为目标;另正积极进行传染病媒介疾病防治工作,项目点包括东帝汶、洪都拉斯、吉布提及中老铁路等。

作者是“共享基金会”第八期援塞内加尔福建医疗队。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附上作者真实姓名、自我简介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香港01保留最终编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