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珊|习特会——元首外交引领中美关系稳中求进
10月30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南韩釜山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中美两国作为世界最重要的一对国际关系,在国际局势深刻变化背景下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战略对话,不仅延续了元首外交在中美关系中的引领作用,也为双边关系注入了新的稳定性与确定性。
习近平在会晤中指出,特朗普总统当选以来,他们三次通话、多次互致信函,始终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引领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习近平提到,前几天两国经贸团队在吉隆坡举行了新一轮磋商,就解决各自当前的主要关切达成基本共识,也为今天的会晤提供了必要条件。习近平又强调,中美两国国情不同,难免有一些分歧,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时而也会有摩擦,这很正常;面对风浪和挑战,“我和特朗普总统作为掌舵人,应当把握好方向、驾驭住大局,让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平稳前行。”
特朗普也在会晤中说,美国和中国已经达成了很多共识,现在还会达成更多共识,“我相信我们将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
这是两国在当前国际局势深刻变化背景下的一次重要战略对话。此次会晤不仅延续了元首外交在中美关系中的引领作用,也为双边关系注入了新的稳定性与确定性。元首外交作为国与国之间最高层级的沟通形式,对于中美这样的全球性大国而言,不仅是稳定双边关系的关键机制,更是引领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
此次会晤中,双方就经贸、科技、人文交流、地区安全等多个议题进行深入沟通,体现出双方在管控分歧、扩大合作方面的共同意愿。中方一贯主张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并在会晤中再次强调了对话而非对抗、合作而非脱钩的原则立场。美方则表示愿意与中方加强沟通,避免误判,推动两国关系稳定发展。
元首外交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能够超越技术层面的分歧,从战略高度把握方向,推动双方在原则性问题上达成共识。中方始终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展现出最大诚意与善意,并呼吁美方摒弃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逻辑,以理性务实的态度处理分歧。
釜山会晤的成功举行,为中美关系注入了新的稳定性与确定性,也为全球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正向引领。展望未来,双方应以此次会晤为契机,落实元首共识,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中美关系沿著稳定、健康、可持续的轨道前行,造福两国人民,惠及世界。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气候变化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中美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大国,其互动不仅关乎双边利益,更深刻影响世界和平与繁荣。釜山会晤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为中美关系注入了新的动力。
元首外交作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与“指南针”,在过去几年中多次发挥关键作用。从通话到会晤,从经贸磋商到人文交流,两国元首的直接沟通为双边关系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此次釜山会晤再次证明,只有在高层战略引领下,中美才能真正实现“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深刻认识,走出一条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大国相处之道。
中美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与最大发达国家,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共同责任。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全球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俄乌冲突持续发酵,地区安全形势紧张;全球供应链重构,贸易保护主义擡头;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新兴技术迅速发展,带来机遇也引发治理挑战;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全球减排压力空前。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国家,其互动不仅关乎双边利益,更深刻影响全球秩序的走向。中美若能合作,将为世界注入稳定与繁荣的力量;但若陷入对抗,则可能引发全球性震荡。因此,两国在此关键时刻的战略选择,具有历史性意义。
釜山会晤是中美关系的重要里程碑。面对全球挑战与机遇,唯有合作才能共赢。中方已展现诚意与担当,期待美方以实际行动回应,共同开创中美关系新篇章。展望未来,双方应以此次会晤为契机,落实元首共识,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中美关系沿着稳定、健康、可持续的轨道前行,为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与正能量。
中美关系的未来,既充满挑战,也蕴含机遇。双方应以釜山会晤为契机,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增强互信,管控分歧,拓展合作,推动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这不仅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呼声。中美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中美唯有携手合作,才能为世界开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作者杨莉珊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会长。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附上作者真实姓名、自我简介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香港01保留最终编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