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从分裂到共融:一名香港青年对民主发展的思考与期盼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韩鋕泓

作为在香港回归后出生、成长的年轻一代,我们对这片土地的民主发展有着独特的观察视角。我们的人生轨迹与特区同龄,我们的成长经历本身就是香港民主制度演进最真实的见证。

记得小时候,每逢农历新年,家人围坐一堂吃团圆饭,本该温馨和睦的时刻,却常常因为大人们关于社会议题的争论而变得紧张。我们这些孩子不解地看着熟悉的亲人因立场不同而争执,然后默默扒着碗里的饭,感受着亲情被撕裂的无奈,一顿团圆饭最终在沉默或不满中收场。

团圆为初心的饭局,最终导向了亲情的割裂,这无疑是一种本末倒置。而这样的场景,成为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成长记忆。

不仅如此,走出家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同样动荡的社会。街头曾经的混乱、议会里的对立与空转,种种乱象让整个香港徬佛陷入停滞。那段日子,我们这一代人最宝贵的青春岁月,似乎也在无尽的争拗与内耗中悄然流逝。

面对这一切,我们不禁反复自问:这难道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民主吗?为何初衷美好的理念,最终却带来如此多的撕裂与伤痛?

这样的困惑,一直伴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直到后来,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实施与新选举制度的落实,我们亲眼见证了社会从动荡走向安定,立法会从空转重回实干。

第七届立法会以扎实的工作成绩向我们展示了优质民主应有的模样:规管简朴房制度,取缔劣质㓥房、规管网约车服务、落实三隧分流,这些实实在在的进步让我们看到民主的真正价值。

如今,第八届立法会选举更展现出多元、专业的新气象,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站上政治舞台。在竞选期间,我观察到社会氛围更加理性务实,竞争的核心从“你的立场有错”变成了“我们能为社会做什么”。候选人不再只靠口号动员,而是提出具体政纲,关注房屋、就业、创新科技等与我们未来息息相关的议题,展现出建设香港的承担与能力。

我们亲眼见到社会由乱到治、议会重回正轨,过去令人迷惑的乱象在事实面前逐渐清晰,思想的迷雾也一步步被廓清。我们逐渐理解到,原来香港在回归前根本没有真正的民主:总督专权、华人长期被排斥在管治架构以外,而回归后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所建立的制度,才是真正为香港长远发展而设的民主框架。

那些年我们所经历的种种乱象,并非民主发展的必然,反而是偏离正轨的代价。这让我们更加坚信,真正的民主应当是建设性的,是能够凝聚共识、推动进步的力量。

我们期盼的民主,不是让亲人反目、社会分裂的民主,而是像一顿温馨和谐的团圆饭,让每个人都能安心享用、畅想未来的民主。这种民主,是“优质民主”,它不仅意味着投票的权利,更意味着有效的参与、绩效的追求和福祉的落实。这种民主既保障我们的权利和自由,又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既尊重多元声音,又确保有效治理;既立足当下,又放眼长远。

新一届立法会选举即将来临,这是我们这一代回归后出生的香港青年书写历史的重要时刻。我们不再是团圆饭桌上不知所措的孩子,而是能够用实际行动决定香港未来的主人。让青年选民珍惜手中的选票,选择那个能够让香港持续繁荣稳定、让青年梦想得以实现的优质民主。

作者韩鋕泓是香港对外交流友好协会青年大使。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附上作者真实姓名、自我简介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香港01保留最终编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