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选举|香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于品海

撰文: 于品海
出版:更新:

【立法会选举2025】香港立法会的新一轮改革正在启动。只要是改革,都是好事,但如何理解这一次改革,却有很多不同视角。其实,只要社会关注,多讨论就是好事,能够把改革的道理讲明白,少走弯路、不被邪说歪理搅乱,而是建立共识。这对社会稳定、凝聚人心与形成对治港体系的信任很重要。

一些人认为媒体应该低调,担心广泛报道可能带来过多杂音,不利于凝聚共识。这不符合“一国两制”,更不符合香港的政治现实。试想,如此重要的一群从政者退下火线,难道目的就是到点退休,而不是为了令立法会更符合习近平主席的第一“希望”,对香港“着力提高治理水平”更好地发挥作用?

2021年4月13日,特区政府公布《2021年完善选举制度(综合修订)条例草案》。(郑子峰摄/资料图片)

堵塞“邪路”后,为何更要警惕“老路”?

中共过去二十多年经常讨论“道路自信”。“道路”在西方政治论述中其实也很流行。哈耶克有本书叫《The Road to Serfdom》(通往奴役之路),很出名。虽然用词一样,绝不表示它们的指向一样。前几年活跃的激进民主派也认为自己是引路人,很可惜,那是一条死路。

前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的说法,清晰解释了什么是中共引领中国要走的路。习近平主席深化了这个说法,明确指出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中国要走的是符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正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用同一种理论建构,香港的改革也是道路选择问题。早几年的立法会改革和人大制定国安法,就是要将“改旗易帜的邪路”彻底封堵,意思就是要“由乱到治”。套用同一思路,今天推动的立法会改革1.5就是告诉大家,香港同样“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香港的改革也是道路选择问题。早几年的立法会改革和人大制定国安法,就是要将“改旗易帜的邪路”彻底封堵。今天推动的立法会改革1.5是告诉大家,香港同样“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谈“封闭僵化的老路”或许让不少香港人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就像激进民主派不认为自己引领香港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一样。对于“港独”和激进化,大家很容易明白那就是邪路,外部势力的介入就是要令香港“改旗易帜”。“封闭僵化的老路”则比较难定义。它必然是存在已久,许多人会说存在就是合理的,美其名曰传统,更何况香港的繁荣不就是在“老路”上走出来的吗?

2022年7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来港出席回归二十五周年庆典,并为新一届特区政府主要官员监誓。(联合采访)

习近平主席所说的“利益固化藩篱”,必然是存在已久才能“固化”,在利益藩篱内的人总觉得自己做过贡献,分享多一些利益没有不对。这就是看不明白时代的变化。如果存在就是合理,他们自己当年就无法建立自己的事业,别人也会将其拒之门外。

利益固化藩篱是香港创新的最大阻碍

刚宣布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有关创新如何推动持续增长,企图为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成就提出理论阐释。虽然是陈腔滥调,对今天的经济困局毫无新意,但也证明创新始终是进步的前提。香港需要创新已是人尽皆知,不少年长议员也经常将创新挂在嘴边,但一旦“去旧”的对象是自己时,情况就变得不太一样。

习近平主席所说的“利益固化藩篱”,必然是存在已久才能“固化”,在利益藩篱内的人总觉得自己做过贡献,分享多一些利益没有不对。这就是看不明白时代的变化。

“能者当之”的说法当然有道理,但认为有经验和成就就是能者,是否过于简单粗暴?李嘉诚先生不会认为马化腾等人不是能者,估计马云等人也不会认为宇树科技的王兴兴不是能者吧。当然,香港自己也不争气,讲了几十年,还是那几个“家族”,因而习惯了能者必然是老而弥坚。在内地,任何一波新的能者都不会让人惊讶,因为那是规律。而在香港,因为不习惯创新,所以确实是固化了,难以找到新思想,更是无法摆脱老问题,甚至不愿意看见自己如何老态龙钟。

我不认为立法会正在呈现的变动是以年龄划线。年龄划线不科学,无法真正反映能力的差异,但必须承认,通过这个安排将“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讲清楚,既方便也实用,是个好办法。对于服务香港多年的“老人”,香港人应该心存感激,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过去的成功经验很多时候也会成为未来创新的思想包袱。

2025年5月8日,李家超率一众主要官员,出席立法会综合大楼扩建主体工程竣工仪式。(卢翊铭摄)

“老人们”做出贡献的同时,必然设置了发展的障碍,他们既可以打倒昨天的我,也可以让其他人推动进步,两者并不矛盾。当然,现今社会70岁还算年轻,巴菲特94岁退休,李嘉诚90岁退休,但是,人家是私事,立法会是公事。如果不能够突破自己,得到社会普遍支持,就没有必要在公共事务上恋栈不去。急流勇退未尝不是好交代。

对于服务香港多年的“老人”,香港人应该心存感激,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过去的成功经验很多时候也会成为未来创新的思想包袱。“老人们”既可以打倒昨天的我,也可以让其他人推动进步,两者并不矛盾。

“封闭僵化的老路”危害绝不低过“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慎重对待。“改旗易帜的邪路”是在前面带你坠落深渊,“封闭僵化的老路”则是在后面拖你的后腿,由于隐秘性更强,它在很多时候可以造成重大伤害。说得更简易一些,慈禧太后阻碍光绪皇帝推动变法就是坚持走老路,结果是江山都丢了;蒋介石既要走老路也要走邪路,同样是被历史一脚踢开。

破旧立新:香港治理新局的起点

习近平主席提出“利益固化藩篱”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在用不同说法讲“老路”,它们都是“破”的对象。网约车争议、23条迟迟不立法、北部都会区难以破局既是因为缺乏改革认识和魄力,更是因为老旧势力“封闭僵化”阻碍改革。美国和中国为什么主客易位?就是因为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一个在维护“利益固化藩篱”,坚持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另一个坚持改革、走自强不息的新路,成效立竿见影。香港还没有看清楚摆在面前的道路选择吗?

“第五个现代化”是习近平对几代中共领导人的政治继承,也是其新时代的改革目标。图为习近平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庆祝会上为受表彰者鼓掌。(新华社)

香港要探讨自己的新路是什么。关键不是年龄划线,不是人员变动,更不是争议有经验就是能者,而是通过各种路径,包括立法会改组,优化立法议政生态,建立香港特色的政治人才培育制度,为香港构筑创新的治理生态,引领香港改革。由立法会改组开始,认真对待部门首长问责制,改革公务员文化,领会“当家人”和“第一责任人”的意思,大破大立、破立并举,是探讨如何通过改革走出一条新路的起点。

由立法会改组开始,认真对待部门首长问责制,改革公务员文化,领会“当家人”和“第一责任人”的意思,大破大立、破立并举,是探讨如何通过改革走出一条新路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