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理学院非联招报名人数大增 18名尖子入读包括IB状元

撰文: 彭彦怡
出版:更新:

新学年伊始,香港大学理学院公布本学年收生概况,非联招申请人数增加,热门科目包括科研专才启导课程及双学位课程,今年取录了18位非本地尖子入读,包括满分IB状元及SAT接近满分的尖子。

港大理学院院长周强认为,港大理学院在国际上的认可近年持续攀升,特别是来自中国大陆以外的海外地区,其中印尼和越南的学生有明显增长。

港大理学院院长周强认为,港大理学院在国际上的认可近年持续攀升,大众对科学亦日益重视。(彭彦怡摄)

根据港大数字,2025年经非联招(non-JUPAS)报读理学院为第一志愿的申请人有3,385人,当中三分二为非本地生;2024年则为2,174人,增幅高达55.7%。不过学院未有透露,循非联招申请入学的本地生人数,以及取录人数。

联招取录156名学生 仅占总学额6成

被问及非联招报名人数增加,会否影响循联招报名入学的本地生时,周强称学院收生择优取录,本地学生无论是报考文凭试循联招申请入学,抑或以IB、A-level等其他公开试循非联招申请入学,都会共同竞争本地生学额。

截至8月底,港大理学士课程循联招取录156名学生。根据港大网页,理学士课程(联招课程编号6901)联招收生名额为253个,以此推算,循联招取录的学生人数占学额总数约六成。

周强称,学生成绩在本地所有大学的传统理科课程中排名第一,本学年整体收生成绩比往年高,反映香港社会对理科日益重视。

港大理学院院长周强(中)指,今年整体收生成绩比往年高。左为来自马来西亚的IB状元黄祥瑜,右为来自阿富汗的Ragaa ABDALBARY,IB成绩亦取得43分。(彭彦怡摄)

科研专才导航课程 重研究提供实习机会

非本地生方面,本学年有10名新生IB分数42分或以上(满分45 分),6名GCE A-Level或IAL学生成绩介乎4A*至6A*2A,两名SAT学生成绩分别为1530和1580(满分1600)。

周强称,最多非本地生报读的是科研专才导航课程,特点是学生可跟随11名大师级教授学习,当中6位是中国或美国的科学院院士。课程会以研究为重点,并设有科研培养计划,提供暑期及海外实习机会。

近10年毕业生就业率近100%

周续称,过往既定印象均认为理科毕业生于职场上不太吃香,但实际上学院近10年的毕业生就业率近100%,并受聘于香港或国际知名企业,亦有约30%则选择继续到海外大学深造,包括美国和欧洲等地知名学府。

IB状元被港大海洋研究所吸引 冀开拓国际交流机会

即将入读理学院的新生黄祥瑜来自马来西亚,于上海读书是IB状元考获45分满分。他透露高中暑假均会参与海龟保护活动,自小对生物学,特别是环境与动物保护产生浓厚兴趣。他选择港大,主要是课程需修读144个学分,加上学院拥有自身的海洋科学研究所。

港大理学院新生黄祥瑜(中阊)是IB状元,自小已对生物学,特别是环境与动物保护产生浓厚兴趣。左边则是邹翔宇,SAT成绩1580;右边为来自阿富汗的Ragaa ABDALBARY,IB成绩取得43分。(彭彦怡摄)

另一名来自深圳的一年级新生邹翔宇,SAT成绩1580分(满分1600)。他表示比较本港不同大学,认为港大国际研究成果最为出众,加上学生国际化,与世界顶尖学府的交流项目亦多,所以入读期望未来4年可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方向。

最后,来自阿富汗的Ragaa ABDALBARY,IB成绩取得43分,她将修读为期5年的法律与科学双学位课程。她希望未来能从事结合这两个领域的工作,并对“生物教授”这类型的跨界别角色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