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生分享入读城大体验 感受国际化学习氛围 面试前需练习英语

撰文: 萧辉浩
出版:更新:

城市大学早前宣布,自下学年起将透过“中国内地高考单独招生”机制,独立招收内地应届高考生。《香港01》旗下“01教育”频道邀请城市大学电子及电机工程学三年级生林景盛、城大协理学务副校长(学术事务)温子坚及城大招生处处长林遵武接受访问,帮助大家了解内地生入读城大的详情。

林景盛同学来自福建,以内地高考成绩入读城大。他建议同学多练习英语口语,以提高通过面试的机会。他又指城大是一所国际化的大学,能认识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而且校内有很多课外活动可供参加,让他能在轻松和严肃兼备的学术氛围中享受大学生活。

内地生林景盛建议同学多练习英语口语,以提高通过面试的机会。(郑子峰摄)

林同学说来港升学的原因是向往这座城市轻松的学习氛围,而他选择入读城大主要是因为校园的多元文化与国际化特色。他表示,在校园里能结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学,透过交流了解不同文化与观点,对个人成长和未来方向都有启发。

鼓励高考生注重英语表达能力

城大于下学年起将透过“内地高考单独招生”机制,独立招收内地高考生,林同学向有意报读城大的内地生分享经验。他认为,学业成绩始终是报读好学校的重要基础,但同时亦要培养语言能力,尤其是英语口语的自信。

他指出,城大以全英语授课,校园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英语是主要的沟通桥梁,因此学生能敢于开口和主动以英交流,是适应学业和校园生活的关键。他鼓励未来的申请者在高中阶段多练习英语对话,培养表达能力,这样在面试或日后上课时都能更自如地发挥。

以兴趣养成语言能力 勇于开口是关键

谈到如何练习英语,林景盛师称他自小会透过看电影模仿片戏中人物的对白来练习英语口语,而一向喜欢学习不同语言的他,现时亦因为多了与本地同学交流而略懂说广东话。林同学说,既然选择来到一个新地方,就应该主动了解当地文化与语言,这样才能真正融入社会。

除了学业,林同学亦很享受课堂以外的校园生活。他说,香港的大学生活与内地有明显不同,设有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例如篮球、羽毛球、榄球等体育社团,还有各种交流交活动,这些都是他之前在内地高校没有体验过的。

林同学表示,城大设有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为他带来不同的体验。(城市大学提供)

回想刚入学时,林景盛坦言一开始不太适应全英语授课的环境,但他指城大设有师友计划,由高年级师兄师姐提供指导与协助,可协助非本地生理解课堂内容及学习方法,亦会以他们的经验为同学提供升学和未来方向等意见,在师兄师姐的帮助下,同学很快便能适应香港的教学节奏,而他自己只用了大约两周便适应了城大的教学风格。

校园支援完善 助非本地生适应香港生活

谈到在港生活开支,林景盛估算每月约需六千元人民币。他笑言,虽然校内餐饮价钱合理,但大学生活除了上课,也少不了与朋友聚会、外出活动,因此预算需适当安排。

城大协理学务副校长(学术事务)温子坚(右)表示,城大在学生来港前会安排迎新指导,让他们提前了解生活细节与学习安排。(郑子峰摄)

除了学业层面,城大亦为非本地生提供全面的生活支援。林遵武表示,内地生入学首两年均可获宿舍安排,宿费约每年两万元,生活费估算约五至六万元,学费则视乎课程而定,一般课程大约每年十九万元。校方同时设有多项奖学金,鼓励成绩优秀或具潜能的学生申请。

温子坚补充,学生发展服务处(Students Development Services)会定期举办文化交流、社交活动及辅导服务,协助非本地生认识香港社会、建立朋辈网络及适应校园环境。此外,校方在学生来港前会安排迎新指导,让他们提前了解生活细节与学习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