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放榜论英雄 阿里劲飙未算赢 偏有大行仍撑惨跌的美团?

撰文: 郑文玥
出版:更新:

外卖大战硝烟弥漫数月,伴随中期财报放榜,三大势力终揭晓斩获与战损,美团(3690)以经调整纯利狠挫近九成的平地惊雷,沦为最憔悴。不过回望其过往,亦都曾经历“至暗时刻”失守招股价,但随后足弹起八成,震荡格局似乎暗藏部署机会。

盘点三大外卖平台战果,尽管美团绩后遭一众大行,狠削目标价,看似最伤。但大行字里行间的取态似乎也不尽相同,更有两间重磅大行,似乎对美团明年赢得外卖大战,颇具期待?

黄的灵vs蓝的赢,美团与饿了么开打新商战。(资料图片)

三大外卖平台放榜 单季烧钱逾百亿

伴随阿里巴巴(9988)的最后登场,外卖大战的三大势力,终于得以真金白银的表现论英雄。最先放榜的京东(9618)经调整利润录得73.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近乎腰斩,包括外卖在内的新业务更亏损147.8亿元,已令市场哗然。

美团业绩更是如当头棒喝,期内经调整溢利录得14.9亿元,同比减少89%,远逊于98.5亿元的市场预期。当中,核心本地商业经营溢利仅37.2亿元,大跌75.6%,相等于“烧钱”逾115亿元,公司业绩会中,高管更是直言不讳示警,核心业务第三季或见较大亏损。

而昨日公布业绩的阿里,由于其外卖平台饿了么,并入原本的淘天集团,难以单独呈现,但公司经营利润同比下跌3%,经调整EBITA为388.4亿,同比下降14%,主要归因于对“淘宝闪购”等投入。从同比激增的销售和市场费用看来,阿里期内该项费用足增204.8亿元,可见斥资同样未吝啬。

不过阿里表示,非仅入局外卖,而是希望打造大消费平台,即时零售在8月前三周带动淘宝的月活用户增长25%,反而有所帮助。而公司即时零售业务收入为147.8亿元,同比增长12%,也是得益于 “淘宝闪购”。

2025年5月13日,上海,大屏播放京东外卖百亿补贴广告。(资料图片)

阿里劲飙美团狂泻 捞底时机到?

而视乎市场反响,则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阿里放榜后,美股应声弹起一成,外卖与电商的融合,兼以云业务的增长,令市场鼓舞。不过阿里业务复杂,难以单独论述外卖大战的影响。

相比之下,美团的失色,似乎更反映出大战残酷。不单绩后暴泻近13%,险守“红底”。就连阿里与京东也各自挫约半成,未能幸免,作为大市重磅成分股,累恒指当日挫逾200点,失守2万5关口。北水当日则狂掟204亿元,创“港股通”历来最大单日净走资额。

不过近年市况由熊转牛,市场已然对“别人恐惧我贪婪”的金科玉律,有更深刻的认知。毕竟去年,美团股价就曾上演过绝地反击戏码,去年初一度跌穿69元的IPO价,随后政策市利好,闯高见217元,当年升幅达85%,成为蓝筹升幅榜的季军,不乏投资者跃跃欲试捞底。

一众大行绩后急削美团目标价,摩通最为睇淡,目标价由150港元(下同)缩至105元,狠手劈价三成。(资料图片)

摩通忧美团家底最薄 阿里则手揸5800亿现金

从大行观点看来,一众大行绩后急削美团目标价,多数维持“买入”评级,惟花旗与摩根大通,下调至“中性”评级。摩通最为睇淡,目标价由150港元(下同)缩至105元,狠手劈价三成。

摩通指出,美团上季投资于外卖与即时零售的金额,较该行预期足多出百亿人币,且预计第三季该笔开销将继续扩大,升至250亿元人币。归根结底,其最大的顾虑在于,伴随入局外卖的门槛降低,美团的财力雄厚程度,恐不及其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

撇除美团本就以外卖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受压,仅检视公司现金储备,其中期持有的现金及等价物和短期理财分别为人民币1,017亿元和694亿元。

而翻查京东表现,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仍高达2,234亿元。阿里巴巴的家底更是无可质疑,据昨日披露的最新表现,尽管自由现金流净流出188.2亿元,下降主要原因之一,就有对“淘宝闪购”的投入,但现金及其他流动投资仍高达5856.6亿元。

阿里巴巴最新披露,现金及其他流动投资仍高达5856.6亿元。(资料图片)

大摩撑美团专注高品质订单 阿里直言追赶

但若细看大行的分析,同样下调目标价的操作背后,其实字里行间的态度存在差异。大摩与高盛就更强调,美团股价存在短期波动性,其实仍支持其长期发展潜力。

面对美团明言,第三季核心本地业务或转录亏损的“变相盈警”,摩根士丹利料第三季核心本地商业的经营亏损将达100亿元,伴随按需营运业务(on-demand OP),即外卖与闪购业务的亏损将达150亿元,短期利润承压。

但其对于美团的长期发展,形容为长期竞争力维持不变,并不太担心当前的竞争,因为相信美团专注于高品质订单,即平均订单价值(AOV)高于30元人币的策略正确,而同业的AOV则不足15元。此外,公司的效率料仍优于同业,每单亏损仅为同行的三分之一。一旦产业竞争恢复正常,相信美团仍将脱颖而出。

时隔一日之后的阿里业绩会上,阿里巴巴就似乎对此隔空回应,“同行在外卖方面做得非常优秀,尤其是经营效率”,但其也正努力缩小这一差距,包括持续推高高价值订单的比例,提升平台整体AOV。

大摩力撑美团长期竞争力维持不变,并不太担心当前的竞争。(资料图片)

高盛料同业补贴难维持 美团负面情绪已反映在股价

高盛分析也指,对美团2026至2027年利润复苏潜力,呈乐观看法,其预期阿里、京东的补贴将在明年开始逐步正常化。

且大摩与高盛同时提到的另一关键,在于部分获利压力已被反映在美团股价上,高盛形容,虽然美团的订单量市占率将由75%至80%下降至50%至55%,但相信股价已反映市场份额下降,以及长期单位利润由1.5元人民币降至1元人民币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