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安娜捞过界卖两𩠌饭 揭背后求生盘算!|财经解密

撰文: 刘兆仪
出版:更新:

疫后两𩠌饭市场迅速崛起,目前全港已有超过六百间两𩠌饭店。近日连锁饼店圣安娜也“捞过界”,于太子新分店首次推出“两𩠌饭”试水温。

攻两𩠌饭市场 大走“韩风”

圣安娜的两𩠌饭有别于传统中式𩠌菜,主打“韩风”路线,针对年轻人与口味多元化的需求。定价方面则原价为68元,新张期间优惠价50元。店内设有约10个座位,显示该店已取得普通食肆牌照(俗称“大牌”)。

该新店位于太子协成行太子中心地下C号,面积约1368平方呎。圣安娜以月租约7万元承租,每呎租金约51元,与此前租金水平相若。值得一提的是,该舖位过去由已全线结业的“大班面包西饼”承租长达十六年。传统面包饼店进军两𩠌饭市场,折射出香港零售业在面对市场环境变化时积极求变、拓展新商机的现实写照。

“主业”难捞 主动出击

从圣安娜母企—利亚零售(0831)最新的中期业绩报告中可见,集团的营业额同比下跌4.6%;主打的饼屋业务更下跌了5.2%。集团表示,因消费市道疲弱加上竞争激烈。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缩减”。事实上,圣安娜在香港、澳门及广州的门店在一年之内,由148“缩”到只剩127间,即有21间门店结业,数量不少。

值得留意,圣安娜在香港分店于2020年疫情期间,曾经逆市扩张。由原本84间开到2023年底的120间。可惜集团看错市场,香港复常之后市道不如预期,结果要急忙“缩舖”止血,现在只剩110间。更惨的是,利亚零售在年初已经发出盈利警告。

不过圣安娜并非完全没有亮点,公司在几年前已经开启B2B(企业对企业)批发业务,将西饼面包卖给OK便利店、百佳、AEON等商店。这部分生意可以说是成为了集团的支柱。集团表示,“企业对企业”业务持续有增长势头并且正不断地吸纳新客户。只不过,批发生意的利润率始终低过零售,终究还是救不了整盘生意。

所以圣安娜这次“捞过界”卖两𩠌饭不算意料之外。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迎合市场“悭钱”的大趋势,开拓新的财路。与其说是“不务正业”,倒不如说是一个积极求变的讯号。

说到变,其实在去年原本叫“君兰饼店”的君兰面包厂,在铜锣湾也推出两𩠌饭。他们就主打传统中式𩠌菜。到了年底,还进驻旺角朗豪坊,开了“君兰冰室”做外卖两𩠌饭。值得一提,君兰面包厂铜锣湾分店位于东角道怡安大厦地下6至8号舖。业主是“大刘”刘銮雄的太太“甘比”(陈凯韵)。据说该舖位在去年年初以16.5万月租租出,租金比起高峰期已经便宜了七成。

昔日“嫁豪门” 今日战饭盒

谈到圣安娜,不妨一同回顾这家老字号的历史。其第一间门店于1972年在跑马地开业,由三位创办人共同成立。而说到圣安娜饼店最具标志性的产品,则非其椭圆形蛋挞莫属。

翻查报导,圣安娜于1986年只有8间分店,数目远少于美心的65间和超群的43间。不过当时圣安娜已经肯花本钱做宣传,还请了罗慧娟拍电视广告。到了1991年,三位老板将公司八成股份卖给了日本的八佰伴饮食。怎料到了1997年,八佰伴集团突然破产倒闭,还引发一场震惊全港的“抢饼潮”。很多客人怕圣安娜跟著倒闭,就冲去门市抢著用饼卡换西饼。随后有管理层带领收购回公司,并改名为“香港饮食”。到2000年圣安娜分拆上市,最终在2007年被经营OK便利店的利亚零售,以6亿元收购并将其私有化。

据闻利亚零售当年看中的,是圣安娜强劲的现金流和品牌的协同效应。但十几年后的今天,市场已经翻天覆地。随著北上消费和消费降级成为主流,这间被收归旗下的老字号,从昔日独立经营,到“嫁入豪门”,再到如今不得不再次寻求转型,甚至投身平民两𩠌饭市场“抢客”。

饼店卖饭 是出路还是困局?

然而,两𩠌饭市场真的如此容易进入吗?除了传统饼店,如今连 Café 和酒店也纷纷加入战局。全港两𩠌饭店已超过600间,有部分店舖因经营不善而结业。显而易见,市场已明显饱和。

那么,为何仍有企业选择此时涌入?究其原因,是整个市场已陷入“内卷”——当人人都在做、你不做,恐怕连生存都变得困难。而圣安娜的策略清晰明确:避免与主打平价的两𩠌饭店正面竞争,转而以较高定价、韩式菜系、堂食环境和年轻客群为目标,尝试走优质路线,杀出一条血路。

此外,还有一个相当实际的考量:饼店通常在早上和下午时段客流较多,晚上则明显减少。利用现有的舖位空间和人手,在店内划分区域兼营两𩠌饭,可实现“一舖两用”有效开拓新收入来源。

到这里或许你会好奇,难道这些面包店、饼店不需要另外申请牌照,就可以卖两𩠌饭?这里就涉及到食物牌照的关键差异。普遍人会以为像圣安娜、君兰这类饼店,持有的都是“烘制面包饼食店牌照”(即“烘焙牌”),但事实上,许多大型连锁饼店其实领取的是“食物制造厂牌照”,俗称“外卖牌”。

分别在于,“外卖牌”虽然可以制作面包,但不可在店内揉制面团。若店舖需要即场揉面粉团,就必须申请“烘焙牌”。事关揉面过程可能产生粉尘,一旦接触火源,即有爆炸风险,因此相关安全规格与装修要求都更严格。而大多数连锁饼店的分店,使用的都是“外卖牌”。顾名思义,这类牌照允许它们进行外卖及食品加工,也因此无需额外申请便可兼售两𩠌饭。对它们而言,这几乎是“零成本开新线”——既能开拓新收入来源,每个售出的饭盒可以成为艰难市况中的实际帮补,甚至可说是助企业“续命”的策略。

不过话说回来,不论是 Café 还是饼店,本身都已建立鲜明的品牌形象。突然兼卖两𩠌饭,确实可能让消费者感到混淆,甚至产生“不务正业”的观感,反而削弱对核心产品的信心。因此,如何在新业务与品牌定位之间取得平衡,无疑是一门关键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