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高处不胜寒? 迫两万八补仓VS减磅 专家5大策略吁揸4成现金
恒指接连惊喜突破,几乎跑赢一众预测,距离大行最牛情形下,设想的28000点目标价,仅隔一线之遥。港股周内闯上27000点关口,创4年新高,却又于当日掉头急挫逾500点,似乎“高处不胜寒”。
追货定减磅,涌入明星股,还是捞底落后股,市场看法分歧。高位震荡中,两位专家总结出五大投资策略,分别教路不同偏好的投资者,更不约而同提出同样的配置比例策略,即当前市况下,账面至少需揸四成现金。
策略一:“水牛市”紧跟资金动向
美国减息的利好兑现,港股当日冲高突破27000点大关,午后又急插逾500点,惹人心惊。独立股评人温杰形容,预计大市将呈现“行三步、跌两步”的走势,虽有回吐,但升势将持续,预计年底28000点会是“众望所归”可实现。
话虽如此,他续提醒称,本轮行情的本质是“水牛市”,依靠资金与流动性推动,基本面其实未有变化。短期而言,可以留意A股走势、港股通北水动向等;但中长期看来,就务必聚焦企业盈利如何,可否追得上资金热捧引爆的行情,方能确定本轮牛市的动能与可持续性。
循此“水牛市”的逻辑,探究投资策略,温杰就开宗明义指出,明知当前涨势并非靠资本因素,“你一系就唔玩,要玩就跟资金”。他笑称,就像行街买衫,没道理非要在涨价的时候入手,因此不必急于追高。但若忍不住入市,便需控制筹码,不宜选择落后股份,而应当紧跟资金动向。
他举例称,泡泡玛特(9992)等早先热炒的新消费股,如今回调并非不吸引,只是伴随技术形态的走弱,料中期都会有补仓机会,现在不必急于捞底。
策略二:先建仓板块 后选择个股
若论近来资金的蜂拥所至,定然是科技股无疑,惟板块内部表现分化,几家欢喜几家愁。温杰建议,牛市行情下,最怕拣错股独憔悴,因此若想建仓,可先选板块,再选个股。
他指出,投资者可先建仓科指ETF,除却有高质素龙头股份领军,科指的BETA值更高过恒指,有机会撬动更大的回报。拣股方面,他就首选腾讯(0700),尽管腾讯股价已望700元,一手入场费直逼7万,温杰仍认为“不算贵”,因为刺激股价上涨的因素,均来自公司基本面。
相较之下,近日热炒的阿里巴巴(9988)、百度(9888)等明星股,温杰则认为,是对于未来业务前景的押注,“能见度”不足,推荐级别略逊一筹。至于美团(3690)等较落后的股份,他就直言,第三季的表现疲弱已有示警在先,短线确乎可追随大市反弹,但不可过分期待。
策略三:科技股仍有行情 延伸至受惠子版块
除却传统TMT股份,温杰表示,电动车板块亦是值得留意的科技概念,不过就需拣选龙头股份,例如比亚迪(1211)与宁德时代(3750)。
鸿鹄资产管理行政总裁及首席投资总监陆庭龙,认可上述观点,其亦提及,AI等科技概念竞争到最后,会回归于电力、资源等能源竞争,同样都值得留意。
策略四:减息利好出尽 有货先食糊
陆庭龙表示,港股涨势已有半年,如此长期的升势,绝非只靠北水力撑,而是有欧美资金的回归,这些外资的取态未必能算乐观,但至少是从“低配”,转向为“中性”。
他解释称,尽管美国减息落地,但与市场预期相若,且通胀的影响与关税的隐忧,未必可算完全接触,因此外资需要在美国市场之外,寻求多元化的配置。
不过也正是因为减息落地,短期利好出尽,陆庭龙建议手中有货的投资者,不必高追,甚至可先获利离场。“而家呢两三个星期,呢个位你唔使追,有货等食糊。等减息之后,个市出现profit-taking,低位再重新部署返,可能会比较著数啲”。据其预计,大市跌至26200点左右,即可重新部署补仓。
策略五:揸四成现金掌灵活性 收息股未算平
问及整体的资产配置比例,两位专家不约而同,提出六成股票、四成现金的配置策略。陆庭龙认为,六成股票中,可各分出一半,用作进取与收息。
温杰的看法则略有不同,其认为早先HIBOR急跌,令定存息不断走低,许多投资者选择买入高息资产,高息股已然升完一轮,当前估值未算吸引,且万一市况逆转,存在蚀价风险。因此六成股票中,不如选择一半港股、一半美股,如若策略保守,便摆多现金储备,灵活性更佳,便于随时买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