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对特朗普开启“夸夸攻势” 却不急于修复中韩关系?
【编者按】美国当地时间8月25日,韩国总统李在明抵达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前一日8月24日,李在明派出的韩国总统特使团也抵达中国,开启访华行程,在北京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会晤,并转交总统李在明的亲笔信。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执政时期中韩关并未修复,且其曾发表涉华言论,指责“中国间谍”偷拍韩国军事设施、中国太阳能破坏南韩森林等,加剧中国不满。此后,尹锡悦因戒严令被弹劾,其支持者更在首尔发起反华集会煽动仇中情绪,令两国关系再遇“寒流”。
务实的李在明上台后,多次对中国积极示好,今年也恰逢中韩建交33周年;此外,虽然李在明未明确是否会参加9月3日举行的抗战胜利阅兵,但韩国现任国会议长禹元植已确认出席。对美,李在明亲自到访,并做足准备对特朗普进行“夸夸攻势”,但仍遭“冷待”,引发韩国内不满。
即便如此,李在明对中美依旧使用“平衡外交”战术,但《联合早报》引述学者评论表示,中韩关系修复进展缓慢,而主因也在于首尔并不急于改善对华关系。
【本文转载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星期天(8月24日)在北京会见韩国总统特使团,是李在明今年6月出任韩国总统后,中韩近三个月首次在官方层面举行双边面对面会晤。
受访学者评估,中韩关系修复进展缓慢,主要因首尔不急于改善对华关系。这不仅因为李在明把巩固韩美同盟、韩日关系视为外交优先方向,韩国政府目前也面临国内对华好感度偏低、美国持续主导对华去风险化、朝鲜半岛局势前景不明等内外压力和不确定性。
韩国总统特使团星期天开始四天的访华行程,由前国会议长朴炳锡率领,成员包括执政党共同民主党议员金太年和朴钉,以及已故前总统卢泰愚之子、东亚文化中心理事长卢载宪。
韩联社引述朴炳锡星期天在会上称王毅是“老朋友”,表示韩国新政府持续发展韩美同盟的同时,也高度重视韩中关系,希望借此次访华共同推动近年受挫的两国关系重回正轨,以国家利益和实用主义外交为中心,推动“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熟发展。
朴炳锡也向北京转交李在明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笔信,并再次邀请习近平访韩,出席10月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
据中国外交部官网消息,王毅肯定中韩睦邻友好、求同存异、拓展合作是正确的选择,并指北京对韩政策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他呼吁两国坚定友好方向、拓展共同利益、改善国民感情、妥善处理敏感问题,推动中韩关系沿著正确轨道行稳致远。
韩特使团则表示,双方商定在人文交流、经济合作、供应链等领域,取得能让两国民众感受到的合作成果。
韩特使团访华前夕,李在明星期六(23日)在东京再次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会晤,星期一(25日)预计在华盛顿首会美国总统特朗普。
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李在明的外交战略总体偏向韩美同盟,也比较重视韩日关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尽量改善跟中国关系,一定程度上做一些平衡。”
李明江指出,首尔过去三个月虽表达改善对华关系的愿望,但“这个转变还是比较慢,进程有一点拖延,(意味著)韩国还是没有足够重视中国,韩中关系改善还没有进入非常实质性的阶段。”
中韩关系自2016年以来,因美国在韩部署萨德反导弹系统遇冷多年。李明江分析,这些年韩国民众对华好感度偏低,“李在明恐怕不得不考虑国内一些民意”。美国持续主导对华去风险化,并施压韩国在台湾问题上表态,也都是首尔处理对华关系时需要面对的棘手的问题。
韩特使团星期天也提到朝核问题,表示坚决应对朝鲜核导挑衅,同时努力缓解韩朝军事紧张并建立互信,重启与朝鲜对话交流,开辟半岛和平共处之路,并呼吁北京继续在解决朝鲜问题及半岛和平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韩联社引述王毅表示,北京在半岛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没有变化,愿与韩国新政府就此保持合作。
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名誉教授丁树范受访时评估,北京对首尔的经济外交价值正在减少,不仅因韩国对华出口逐年下降、贸易赤字扩大,也因朝俄加强战略联盟,让首尔感觉北京对平壤影响力可能减少。因此韩国目前“对中国一些外交上的做法,可能会稍微慢一些,也不会那么急迫。”
丁树范和李明江都预期,习近平可能赴韩参加APEC峰会,持续改善对韩关系之余,届时也可能与特朗普场边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