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阅兵|“三大杀器”抢眼 解放军空基核打击能力大跃进

撰文: 联合早报
出版:更新:

尽管外界近日纷纷预测中国在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上将要展出的装备,但九三阅兵亮相的一些战略“大杀器”还是相当出人意料,当中便包含东风-61、巨浪-3、惊雷-1等三款战略武器。

冲上中国热搜榜第一名的是东风-61新一代固体洲际弹道导弹。中国在2019年国庆阅兵中展示过东风-41机动发射洲际导弹,这次直接推出东风-61,说明东风-61相比东风-41在性能上有跨代提升。目前官方尚未公布东风-61的具体参数,但军事学者推测,东风-61射程将超过1万2000公里,可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

东风-61和东风-41一样采用固体燃料发动机,可实施公路机动发射,具有发射准备时间短、可靠性高、维护简单等优点。同时,东风-61可携带多枚分导式核弹头,在导弹飞行末段分别攻击不同的目标,大幅提升突防能力和打击效果。

外界猜测已久的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也在战略打击方阵中亮相,标志著中国潜射战略导弹取得重大突破。巨浪-3可携带多枚分导核弹头,射程比8000公里的巨浪-2大幅度提升至1万2000公里,可从南中国海的“堡垒海域”直接攻击美国本土。也就是说,凭借巨浪-3,中国战略核潜艇无需出西太平洋就能威慑美国大部分地区。

巨浪-3型潜射弹道导弹。(新华社)

在陆海空核力量体系中,空基核打击能力历来是中国的短板。此前,中国空基核打击主要依靠轰-6轰炸机挂载核航弹飞到距离目标较近的空域进行投掷,较容易被对手发现和击落。这次阅兵中亮相的惊雷-1,意味著轰炸机可在距离目标数千公里的地方发射核弹,有效弥补了中国空基核打击能力的短板。此前,网络上出现轰-6战机悬挂一颗大型导弹的图片,中国军迷也有“不怕六爷(轰-6)挂的多,就怕六爷挂一颗”的说法。现在看来,轰-6上挂的那颗导弹,就是惊雷-1。

东风-5C洲际弹道导弹在战略打击方阵中压轴出场。它是东风战略导弹系列的最新升级版本,采用液体燃料发动机和发射井部署。与2019年阅兵中亮相的东风-5B相比,东风-5C除改进材料和电子设备外,还可携带10枚以上核弹头并具备分导技术(MIRV),也可携带诱导弹头,意味著东风-5C的突防和毁伤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

除了上述战略“大杀器”外,这次阅兵展示的常规武器也是亮点纷呈。陆战装备中,被军迷戏称“双离谱”的100型坦克也正式登场。100型坦克安装了相控阵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把坦克变成一个信息感知节点。针对现代战争无人机给坦克带来的巨大杀伤,100型坦克安装了主动防御系统,包括硬杀伤拦截弹加电子干扰加激光反制,大幅提升反坦克导弹甚至无人机集群攻击的能力。

这次阅兵还一口气展示了八款高超声速武器,包括反舰类的鹰击-15、鹰击-17、鹰击-19、鹰击-20、鹰击-21等。其中,鹰击-19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能在大气层内进行全程可操控飞行,不仅飞行轨迹难以追踪,也可更有效打击运动中的目标。

2025年9月3日, 中国北京,在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上,一名解放军士兵站在鹰击-19反舰导弹旁。(Reuters)

在引人瞩目的反无人机领域,中国展示了各类激光和微波武器。其中,微波防空车上装载了超大型相控阵天线,透过发射高功率微波,可对无人机群进行面杀伤。

新一代反导利器红旗-29也出现在阅兵式上。红旗-29采用单车两联装发射,其弹头能在大气层外对洲际弹道导弹的中段实施拦截,还可击毁高超声速武器甚至卫星。

空军方面,歼-20系列隐身战机、歼-16D电子战飞机、歼-35隐身战机、空警-600预警机以及无人“忠诚僚机”等也纷纷亮相。而在印巴今年5月空战中表现亮眼的歼-10战机,只是以空中表演的方式拉出彩烟,成了军迷口中的“牛夫人”。

整体上看,这次阅兵显示近几年解放军的体系化、无人化、智能化水平又有大幅提升。对包括美国在内的潜在对手而言,中国军队正成为一支越来越难对付的劲旅。

本文获《联合早报》授权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