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当选预示国民党破旧立新 两岸问题理想解决可三步走
今年56岁、具有街头运动和跨党派背景的前立委郑丽文,击败国民党传统建制派、已经73岁的郝龙斌,当选为台湾最大在野党国民党的主席,说明危机四伏、连续输掉三次大选的国民党,正在尝试破旧立新。与老派、偏向中间路线的郝龙斌不同,郑丽文是非传统建制派出身的“战斗派”,言辞犀利,既敢于说出自己是“中国人”,又因为早年加入民进党但后来与民进党决裂的背景而十分了解民进党。
不少人都在关心郑丽文会否改变和重振国民党,会否缓和两岸紧张局势,会否推动台湾走出一条新路,但以目前情势来看,言之尚早。摆在郑丽文面前的挑战非常多,她能不能化解国民党的财务困境,她能不能团结“内斗内行”的国民党,她能不能促成新的蓝白合,她能不能让国民党赢得2026年和2028年的选举,都充满变数。
考虑到支持郑丽文的国民党党员声音与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存在区别,在选举政治的作用下,郑丽文能带领国民党走多远,能带来多大改变,恐怕并不乐观。如果郑丽文能在给国民党注入求变力量的同时保持策略灵活,充分考虑台湾的复杂现实,放下身段,团结各派,争取中间选民的支持,国民党还是有翻身希望。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国民党内存在寻求世代更替和改革的诉求,国民党已经危机四伏、左支右绌。经过民进党的连续三次执政,在蔡英文、赖清德的“去中国化”、“联美抗中”路线的不断刺激下,两岸局势早已从马英九时期的和平稳定状态一路下滑到紧张、僵持的状态,不少人都在担心两岸关系会否陷入“兵凶战危”的境地。
应该看到的是,“兵凶战危”的台海局势无论是对于大陆的改革开放、现代化事业还是对于台湾社会的和平、稳定、自由、民主,都是十分不利。然而如果任由民进党的“去中国化”、“联美抗中”路线不断刺痛大陆的底线,一旦突破临界点,势必招致大陆所不愿看见、台湾根本不能承受的可怕后果。这意味着防止两岸关系持续恶化,台湾社会及早发生积极改变,是符合两岸人民共同利益的当务之急。
台湾问题是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屈辱命运、国共内战、冷战共同影响的遗留产物,两岸人民有着朴素的文化、历史和国族的联结,大陆改革开放和台湾解除戒严以来的数十年交流合作让两岸有着广阔的共同利益。从两岸人民共同福祉的角度来看,台湾问题的理想解决是需要时间,既离不开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持续向前所产生的影响力、感召力,又离不开内外形势下台湾社会和民意的变化。形势比人强,今天两岸问题之所以面临诸多困局,是因为时机尚不成熟,但如果通过两岸共同的努力,相向而行,随着内外形势水到渠成,两岸问题有希望理想解决。
既然这样,那么面对台湾问题,自然是要有一个解决过程,怎么把整个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怎么随机应变,怎么审慎应对,这是摆在台湾有识之士面前的重大挑战。
在这一点上,大陆的革命和发展经验可供参考。中国共产党曾在1922年的“二大”上制定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是共产主义。1949年建国后,大陆一度进行急于求成的探索,犯下许多错误。1978年改革开放后,大陆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三步走”发展战略。这说明无论什么样的宏大目标,都要分阶段,都要有具备可行性的方案。台湾问题同样如此,虽然大陆早已释放出拖不得的信号,但同样展现出不可低估的耐心。这说明只要两岸关系能止跌回升,能持续进行交流合作,大陆是可以保持必要的耐心。
对于大陆来说,只要未出现万不得已的紧急情况,只要尚有转圜余地,应该努力寻求国家和平统一,应该持续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应该努力提升国家治理的民主、法治程度,应该通过追求良政善治、民富国强来展现感召力和影响力。如果大陆在变得越来越强大、繁荣、经济和科技领先的同时能通过追求良政善治、德政来凝聚人心,那么,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无疑将具有非常好的现实条件。如果大陆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势必为世界、为后世树立和平崛起、和平统一的典范。
对于台湾社会的有识之士来说,为了寻求台湾问题的理想解决,可以考虑分三步走。第一步,今后数年,在积极与大陆保持沟通与释放两岸和平交流信号的同时,应该设法整合、团结追求两岸和平与讨厌民进党的台湾内部声音,努力争取中间选民的支持,既用于约束民进党和赖清德,又是为了赢得2026年和2028年的选举。
第二步,新执政的讨厌民进党的力量,应该努力增进两岸和平与交流,应该努力引导台湾民众理性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巨大变化的大陆,应该努力改进台湾内部治理,用实际政绩来整合、团结台湾民众。
第三步,根据大陆现代化事业的进展,努力与大陆协商,从两岸人民共同福祉出发来寻求台湾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
总而言之,台湾问题的理想解决符合两岸人民共同的利益,能否顺利实现,既在于大陆,又在于台湾。大陆要考虑国家发展大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要懂得“以大事小”的智慧,要通过发展经济和科技、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提升民主和法治的程度来推进现代化。台湾要警惕狭隘激进的台独路线的风险,要清醒认识到台湾的处境,要清楚大陆的耐心是有限的,要懂得“以小事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