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改变力量对比 什么才是中美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撰文: 应濯
出版:更新:

最近,中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的入列,既让中国进入三航母时代,又让中国航母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一时之间,不少人都会产生疑问,今天中国与美国的海上军事力量对比是否发生变化?怎么看愈发难以避免的中美竞争?

福建舰在海南三亚入列。(新华社)

应该看到的是,随着福建舰入列,中美海上军事力量的差距已经大幅缩小。福建舰可以说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常规动力航母,进入三航母时代的中国强化了在海上军事领域仅次于美国的实力。

不仅如此,能否稳定运行电磁弹射系统是判断航母先进水平的一个关键指标,与美国最新航母“福特号”的性能不牢靠、故障率高的电磁弹射系统相比,福建舰能够弹射起飞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说明中国的电磁弹射技术正在快速赶超美国,凸显出中国航母发展的惊人势头。

歼-35舰载战斗机在海军福建舰电磁弹射起飞,这是战机离舰瞬间。(中国军号)

但从海上军事力量对比来看,中国与美国依旧有不小的差距。一方面美国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让美军可以快速在全球范围内施加影响,另一方面美军有不容低估的存量优势,比如现役11艘航母全是核动力,而中国3艘航母依旧是常规动力。中国在航母乃至军工领域的进步虽然引人瞩目,但不能忽视与美国军力的存量差距。

坦率地说,对中国军力的认识虽然不能盲目自大、自以为是,但同样不应该妄自菲薄、自我贬低。美国虽有11艘航母,但美国是全球霸权国家,航母通常是分散部署。中国一直主张和平发展道路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航母是在沿海部署,目前主要影响范围是西太平洋,在拒斥外来军事干预的时候,具有天然地理优势。

中国的3艘航母都是新航母,具备电磁弹射能力的福建舰又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常规动力航母。美国的现役11艘航母,除了2017年服役之外的“福特号”航母和少数的尼米兹级航母之外,多数已经运行20年甚至30年、40年之上,日益面临维护、大修的问题。有分析认为,考虑到美国航母的老化和维修问题,美国的11艘航母看似数量独步全球,但能迅速进行全球部署的航母估计只有3到4艘。

2023年10月11日,美军核动力航母“福特号”在地中海东部进行海上加油。(Reuters)

航母是一国工业、科技、治理的缩影。美国的11艘航母是过去50年美国工业和科技、治理的产物,但如今的美国,工业空心化问题十分突出,科技领先优势已经下降,国家治理的危机在特朗普(Donald Trump)时期变得尤其突出,政治极化、社会撕裂问题严重,政策在利益集团和民粹主义的侵蚀下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中国航母发展虽然起步晚,在长时间都远远落后于美国,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在2010年崛起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过去10年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又让中国成功跃上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科技和工业实力大幅增长,被英国《经济学人》称为科学超级大国。中国治理虽面临许多挑战,亟待提升国家治理的法治、民主、开放、公平的程度,但中国政策的长期主义、久久为功的面向,让中国能在相当程度上办好自己的事,能在关键领域集中力量进行技术攻关。

可以预期的是,今后一些年,以强大工业作为后盾的中国大概率会有性能超过福建舰的新航母入列,中国有希望打破长期以来美国海上霸权,迎来自己的深蓝时代。

中美最主要竞争是发展和治理水平的竞争,这意味着中国应该积极推动法治,改进治理。(新华社)

然而,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逻辑来看,发展航母、军工只是为了以实力求和平,是为了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不是为了谋求全球霸权,故发展航母、军工并不是中国最重要的事情。从不久前闭幕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可以看出,中国最重要事情仍是推进改革开放初期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这既是中国发展逻辑决定的道路,又是中国在21世纪应对内外挑战、参与国际竞争的根本之道。

在今天这样珍视和平与人权、具有核威慑的全球化时代,大国竞争虽离不开军事竞争,但最主要的是发展和治理水平的竞争,是硬实力、软实力、人心向背的竞争,是能否有效化解各自挑战和在世界范围团结更多可以团结的人的竞争。正因这样,对于航母和军工的认识,要从中国发展逻辑、改革开放、现代化事业的视角来看,既认识到航母和军工的重要性,又不能因为航母、军工而忽略更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