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2成受访学生有中度以上焦虑或抑郁 3成学生有学业拖延
撰文: 赖卓盈
出版:更新:
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今(31日)公布一项全港中学生精神状况的调查,超过两成受访学生出现中度至非常严重的抑郁、焦虑、压力,或需寻求专业协助。调查亦发现,约三成学生有学业拖延行为,最常见的包括“功课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始”。结果显示,拖延情况愈严重,情绪困扰程度愈高,主观幸福感亦愈低。
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去年11月至今年3月,以问卷访问1,802名中学生。结果显示,整体学生的情绪健康状况与去年相若,超过两成学生出现中度至非常严重的抑郁或焦虑症状。此外,学生整体幸福感平均分为2.9分,属一般水平;33.6%学生达高水平,比去年上升7.3%。
调查亦发现,约三成学生有学业拖延行为,最常见的包括“功课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始”,有近三成学生出现该情况;其余常见行为包括“直至接近截止日期才做”及“常被其他更有趣的事情分散注意力”。而拖延情况愈严重,情绪困扰程度愈高,主观幸福感亦愈低。
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临床心理学家纪正楠指,学业拖延往往呈现“有心无力”的矛盾,即学生明知延迟完成任务会带来不利后果,却仍难以自控,最终增加情绪压力,并直接影响学习表现与心理健康。他建议青少年将任务拆分为各项小目标,并适当自我奖励;家长亦应该在子女挫败时给予鼓励。
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助理总干事盘凤爱指,学生“拖延”与“躺平”并非单纯的个人选择或,而是个人特质与环境因素互动的结果。她建议学校以过程性评估取代“一试定生死”的考试模式,并在课程中融入执行功能训练,包括时间管理、任务分解以及情绪调节等。
开学在即 家长带子女文武庙上香求学业进步 指“效果不错”开学临近 一文解构子女潜在求助征兆 八招家长贴士助适应支援开学日要带遮 天文台预测部分地区骤雨较多 热浪周二开始料闷热蔡若莲发“开学信”鼓励学校搞抗战活动 呼吁感恩先辈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