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拖延不徘徊 劳逸时间晓分配
新学年伊始,随着中学阶段学科数量与深度的显著增加,再加上新增的科目与课外活动,同学往往更容易面对时间管理的困境,从而引发拖延行为。本文将探讨拖延的本质,并分享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同学减少拖延,更好地适应新学年的校园生活。(撰文:香港青年协会 DSE27771112)
1.中学学业的变化与挑战
相比小学,中学的学科在授课语言、数量及内容难度上均有明显提升。与此同时,中学有各式各样的学生组织与课外活动供同学参与。这一系列的变化可能令同学一时难以适应,感到压力和焦虑,如果未能妥善分配时间,就容易出现拖延。
语言
部分科目或会以全英文授课,同学可能需时适应
数量
除了与小学学科相同的中文、英文、数学等主要科目之外,同学们还需修读历史、 家政、地理、科学等科目
难度
学习的内容会变得深而广,较难掌握
活动
课后仍需留校参与或策划活动和训练
2.拖延的本质
拖延是否代表态度懈怠?其实可能是大脑在自我保护。当事情太具挑战性,构成威胁,大脑便会启动“战斗或逃跑反应”(Fight-Or-Flight Response)。为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大脑可能会选择逃离而非战斗。,这是一个自然反应,同学无需因自己偶尔拖延而过分自责。不过,随著拖延时间的增加和工作的逐点累积,事情或会更难下手处理。因此,及早开始行动十分重要,不能待工作堆成小山才行动。
3.改善拖延的策略
若想减少遇事原地徘徊不前,同学可从心态和行为两方面入手,妥善分配时间。只要勇于接受挑战、主动尝试,定能逐步建立自律学习的习惯,均衡发展学业及课余兴趣。
心态方面
● 不抗拒新尝试,探索潜能,逐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技能
● 保持积极的态度,将不同的挑战(例如科目增多)视为获进步的机会
● 一时未能习惯、偶然犯错没关系,从中汲取经验和作出改进
行为方面
● 自行安排有关于学习、课外活动、作息的个人生活时间表(例如早上预计交通情况)
● 面对远大的目标,可拆分为相对容易达成的小目标
● 有较多事情待处理,尝试利用艾森豪威尔矩阵(Eisenhower Matrix),按紧急性和重 要性安排事情的优先次序
虽然拖延有时是大脑暂时的“避风港”,但这并非长久之计。若同学把握当下机会,主动探索每个任务的可能性,相信同学定能逐步挣脱拖延,从容面对未来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
香港青年协会“DSE 27771112”乐意陪伴你!我们将持续透过热线及网上辅导服务,提供前路规划,辅导支援,应试准备及升学资讯。
如有需要,可透过以下方法联络有关服务:
支援热线2777 1112
WhatsApp 2777 1112
Instagram DSE27771112 https://www.instagram.com/dse27771112
服务时间:周一至六(包括公众假期),下午2时至凌晨2时,即时陪伴学生渡过开学、备试、应试、预备放榜及放榜等阶段。
香港青年协会“同倾同行.学适倾”专为高小(小五至小六)及初中(中一至中三)学生而设。
在新学年开学及考试高峰期间,“同倾同行.学适倾”重点支援学生在学业、社交及个人情绪压力上的困扰,并提供合适的学业支援资讯。
一键式全人健康平台“同倾同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