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笔记|富士山一课,山顶以外的风景

撰文: 校园投稿
出版:更新:

文︰元朗商会中学周可慧校长
磨练意志:由一张地图开始
在元朗商会中学,我们一直坚持“育人为本”的宗旨,深信品格教育与学术成就同等重要。为深化学生的“商中人素质”,特别是“坚毅”与“自律自强”的精神,我们筹办了一趟“流动课室”,带领学生挑战攀登日本富士山。此行的目标,从不只是一个地理上的高峰,而是一个让学生挑战自我的人生座标。为此,师生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系统训练。同学除了要在校内跑楼梯锻炼体能、学习如何专业整理登山装备,更要参加多次实地远足。其中一次在元荃古道的九小时训练,我们刻意收起所有电子地图,只给同学一张纸本地图和指南针,要求他们团队合作,自行寻路。我和教练即使看到同学走错方向,也只在旁观察,并不提示。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真实的挑战中未必有网络,学懂依赖团队和基本技能,才是最可靠的装备。

(作者提供)

无惧高山:发烧也挡不住的决心

旅程正式展开,我们从富士山五合目出发。挑战很快便出现,队中有两位同学因舟车劳顿开始发烧。按原定计划,他们可在山屋休息,由一位老师陪同等候大队。然而,即使身体不适,从同学坚定的眼神中,我看到那份为目标准备已久、不愿轻言放弃的决心。最终,二人互相扶持,一步一步跟上大队,一同抵达八合目的山屋。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成果。

最艰难的决定:学会放手的勇气

当晚,我们迎来最严峻的考验。原定凌晨两点出发攻顶,但窗外却刮起堪比十号风球的狂风暴雨。山屋负责人严肃告知,如此天气下登山极度危险,强风足以将人吹走。经过商讨,纵然不舍,大家还是达成一致共识:取消攻顶。看著同学从渴望转为理解,那份懂得评估风险而放手的成熟,比成功登顶更令我动容。正如我们的攀山教练曾志成先生所言:“能够登上山顶,其实只走了一半路,安全的下山才是完成整个旅程。”登山从不只关乎攻顶,更在乎过程与安然归来。学会敬畏自然而作出“放弃”的决定,有时比盲目坚持更需要勇气。

角色互换:照顾老师,最动人的一课

翌日下山的旅程,同样惊险,却让我们上了宝贵一课。在狂风暴雨中,平日体能最好的女体育老师出现严重高山反应,头痛不止,步履不稳。这时,同学的表现令我深受感动。他们并无慌乱,反而自发上前,分担老师装备,一左一右搀扶着她,不断给予鼓励。看到学生从被照顾者,主动转换为照顾者,体现了“守望相助”的精神,我知道,这次教育的目的已经达成。

真正的山峰:品格是最好的行囊

(作者提供)

看见同学努力克服重重障碍,更令我体会到,登山不只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修练。这是富士山用一场风暴教会我们的道理:坦然面对当下,甚至享受其中。我们最终没有站在富士山之巅,但这趟经历带给我们的,远比一张登顶证书来得丰厚。同学学会了坚毅、学会了放下,更在实践中体会到关怀与承担。这次旅程深刻印证了我们的信念:“传承卓越商中人,明德博学创未来”。我相信,这群学生未来无论面对人生哪一座高山,都能带着这份从富士山学到的勇气与智慧,稳步前行。

最后,衷心感谢香港著名攀山家曾志成教练及他带领的“中学生登山基础培训计划”教练团队,以专业和热情陪伴学生跨越挑战;同时感激本校三位热血的体育老师一路同行。没有这群无私付出的同行者,富士山带给我们的,不会是如此深刻而圆满的一课。

元朗商会中学周可慧校长。(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元朗商会中学周可慧校长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学位教师教育文凭。深信生命影响生命,教育源于生活。工作以外,热爱跑马拉松,挑战自我;亦钟情于山野远足,在宁静的大自然中汲取力量。家中更有十八位猫成员的陪伴。期望将从运动与自然中获得的坚毅与平和,传递给每一位商中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