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灼见|迎向AI世代:香港小学教育的未来蓝图
文﹕救世军田家炳学校李安迪校长
身处科技日新月异的国际都会香港,人工智能(AI)的崛起正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教育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作为家长,我们最关心的,是如何装备下一代,让他们能从容应对未来莫测的环境。香港的小学教育,应如何培养出具备适应力、创造力与同理心的未来公民?
培养全方位发展的未来公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为我们指明了通往更美好未来的方向。一个具前瞻性的小学教育,必须将这些普世价值融入课程,引导孩子们理解自身与全球社群的关联,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透过认识SDGs,孩子们能学习到教育、环境、公平等重要议题,建立宏观的视野。
价值观与正向思维:内在的罗盘
在资讯爆炸的时代,坚实的价值观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孩子们成长的定锚。AI无法取代人类的情感、道德判断与同理心。小学是价值观薰陶的关键时期,学校应著重培养诚实、善良、尊重、负责等美德,并鼓励孩子以积极态度面对挑战,培养解决问题的韧性。
沟通无碍,解难无穷
AI时代,高效的资讯传递与协作至关重要。良好的语文沟通能力,包括清晰表达、积极聆听、有效写作,是孩子们与人连结、分享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石。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跨领域解难思维变得尤为关键。学校应引导学生运用多元学科知识,结合创意与逻辑,主动探索、合作学习,以建构知识并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培育AI世代栋梁:救世军田家炳学校的教育实践
救世军田家炳学校秉持“以人为本,全人发展”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具备优良品格、卓越能力及国际视野的未来栋梁。
价值观与品德为本: 学校以基督精神为核心,强调“怀抱自信、敦品力学、热爱生命、尊重群伦”,并以校训“诚、信、爱、勤”为指引。透过价值观教育课、德育、公民及国民教育,结合多元教材(如救世军“价值教育课程”及“正向教育课程”),全面培育学生的品格。学校推行正向训育,并透过“每月之星”、“田小全人护照”等奖励计划,建立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田小达人”。
STEAM+ 融合学习: 学校下午设有“STEAM+时段”,提供AI新兴运动、户外历奇、价值观教育、艺术(美术、音乐、戏剧)及体育等多元活动,培养学生的跨领域解难思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学习机会。学校更首创“水母课程”,透过培育水母,从中明白生态平衡的重要及生命的可贵。
两文三语的卓越追求: 学校重视学生的语文能力,除粤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外,亦大力推展英文及普通话教学。学校培育及鼓励学生考取校外普通话GAPSK及英文TOEFL等认证,提升其沟通能力,为国际发展奠定基础。
学与教的创新: 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主轴贯穿学校各学习范畴。学校推行BYOD电子教学,优化学与教策略,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内在学习动机。
总而言之,救世军田家炳学校透过其深厚的基督教办学背景、对全人发展的承诺,以及与时俱进的教育策略,正积极装备学生迎接AI世代。从价值观培养、跨领域能力建构,到语文精进与国际视野开拓,学校致力于让学生成为一个懂得关爱、乐于学习、勇于创新、具备全球视野的未来公民,实现“诚信爱勤,德才兼备”的目标。
作者简介:
救世军田家炳学校李安迪校长从事教育工作20年,致力推动电子学习、STEM及计算思维教育,成功将其任职的学校转型为知名的创新型学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