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共享|非华裔学生读公社科认识中国经济 立志大湾区发展事业
(文章标题由编辑拟定)
文:伊斯兰脱维善纪念中学 何秀贤校长
自2021/202年度起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简称公民科、公社科)成为香港高中优化核心科目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国民身分认同和国家观念,透过学习香港、中国及当代世界的课题,建立广阔的知识基础,培养多角度思考能力。 为加强学生对中国的认识,学校须于中四至中六期间带领学生参观祖国。
由于这是新安排,而本校很多学生为非华裔人士,在安排旅游证件或签证时都会遇到不少问题,另外,行程中膳食安排亦是一大问题,感恩在教育局,中旅社及中联办的协助下,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我们的学生最终能顺利到中国不同地方参观,了解民生、经济及社会发展。尤其在看到中国在科技产业上的发展时,令他们感到十分惊讶。有些学生更希望将来能到中国升学或发展。
当中,有一名学生Md Aniq Rahman曾向我们分享他的感受。他在香港出生及成长,自幼习惯使用英语、粤语及普通话沟通。作为孟加拉裔港人,他的三语基础,使他能够应对香港多元文化的生活,包括商业环境。
目前,他正修读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士课程,动力源于对商业及创业的浓厚兴趣,此兴趣主要受他父亲经营餐饮业务的影响。他期望深入理解商业策略与组织等课题,同时培养创新视野。
在高中时期,他从修读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中有机会认识中国经济格局。他很感谢他的两位老师 - Raza老师和郑老师,特别是Raza老师,他也是非华裔人士,教学生动、能把公民科及他们的文化融合一起来教授。其后,他透过公民科内地考察,前往深圳亲身体验,从参观南头古城,见证传统与现代和谐并存,印证文化保育与文旅、活化可相辅相成。他表示这能有效地展示国家的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并透过美食、音乐等文化,推广开放包容的氛围。另外,在考察过程中,两位老师与内地部门进行协调,例如安排清真食物,令他印象也非常深刻。
公民科内地考察后,Aniq想继续探索国家更多不同的面貌,积极参与其他活动,包括惠州创业发展研讨会,他发现该区积极拥抱数码创新。他深感兴趣,见证行业蓬勃发展。这些经历令他体会到,中国初创事业——尤其在大湾区城市如深圳——盈利潜力庞大。他深信香港青少年于内地拥有广阔机遇。
国家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且电子支付发展空间潜力很大,Aniq期望未来在大湾区寻觅事业发展空间,为国家整体进步贡献绵力。正因如此,他选择加入科大BBA课程,装备所需知识与技能,在这充满活力的环境中,希望能有更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