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面试|成功与否都是最好的安排!3件事比能否考入名校更珍贵

撰文: 红出版集团
出版:更新:

编按:小一面试日子渐近,你(还是身边的家长们)或许都与孩子为面试及portfolir准备得如火如荼,但再是紧张,也不妨抽一抽身,思考“小一面试”的意义究竟是甚么,好吗?
以下是节录自《医生妈妈的升学心法——带孩子直通理想小学》一书的内容,身为过来人的作者妈妈想跟大家说,小一面试是重要,但可别因此而顾此失彼,反令自己陷入不安与紧张呢!

面试好像上战场,从准备、上场到结果,家长和孩子都全力以赴,一起“过关斩将”。无论结果如何,当中的辛苦奔波和情绪起伏,对于家长,都是难以忘怀的。

不过,对于孩子来说,当他长大之后,这些回忆,将会被他忘记得一干二净。事实上,大部分人对7岁之前的记忆非常少;而且当尽力去回想时,并不确定这些记忆究竟是真实的事情、还是基于照片或父母讲述所想像出来的。这种被称为“童年失忆症”(childhood amnesia)的现象,困扰心理学家多个世纪,目前研究者们仍没有办法解释。

有人指出,幼儿脑部的“海马体”尚未发育成熟,因此无法对一件事情形成长远记忆。也有人假设,童年的记忆或许仍徘徊在脑袋深处,藏在某些无法接触的地方;不过这个假设无法被证实。孩子在3-6岁发生的趣事最多,可惜偏偏就是会失去这个阶段的记忆,包括小一面试的许多心情和细节。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面试”对于家长的意义,远远大于对孩子的意义 —— 孩子长大后,始终会忘记这部分的记忆;但家长若果享受当中的过程,就不枉此行。因此,我们做父母的,在孩子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要尽力去陪伴同行,目不转睛地看著他们的转变;让稍纵即逝的宝贵时刻,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海里。

相关文章:家庭生活有在进步?靠的不是金钱“5件事”做对培养“家庭气质”

+21

所有的安排,都一定是最好的安排

面试的目标,是进入一间最适合孩子的小学。可是,谁能确定哪间小学最适合孩子?

即使是公认最好、最受欢迎的“神校”,每年也有无法适应的学生,选择转读别的学校。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和能力都不一样,没有一所学校,可以适合所有孩子。而且,随著孩子成长,性格会改变,许多新的特质逐渐显现;原本合适的学校或教学方法,可能变得不再合适。因此,即使考不进心仪小学,也未必是坏事。

人到中年,回望过去,发现以往许多挫折和失败,其实是上天为你指引更好的路向;失去的许多人和机会,其实是为了给予你更多更美好的事物。年轻时不明白,总会为一时的挫败伤心得死去活来;但事过境迁之后,就了解到冥冥中自有注定。“人生所有的安排,都一定是最好的安排”;懂得感激的心,就此逐渐形成。

故此,不论孩子面试的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要知道,它必定是有其意义的;怀著对生命的信心与感激,去接受命运的安排。

比想要的东西更珍贵的事物,一定会先出现在追求的过程当中

假如说,你想要的东西是“考入神校”。为了“考入神校”,你愿意尽一切的努力,牺牲你和你孩子的休闲时光,忍受所有痛苦。你认为,只有“考入神校”,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直到你“考入神校”之前,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你是无法快乐起来的。考入神校之后,你又会设定下一个目标:全级第一,全城状元,顶尖大学,高薪厚禄,权力颠峰……你认为,只有在达到目标之后,真正的人生才开始。

可是,假如你没有考入神校、假如你一直是个平凡的人,那么你的人生该如何解释?如果你大部分的人生都是在追求目标的“半路上”,然后在半路上宣告终结,那么这一生到底有甚么意义呢?

由此可见,你想要的东西、你所设定的远大目标,其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此时此刻,你得到了甚么?你是否正在享受著过程,是否“活在当下”?

相关文章:“为考试而读书”只会累了孩子!3件事“学校不会教”但父母要懂

+15

甚么是比考入神校“更珍贵的事物”

女儿的面试,使我变得成熟和勇敢;这个收获,是我意想不到的。

在漫长的面试过程之中,我与其他家长一样,经历了许多压力和情绪起伏。为了不影响女儿,我必须努力去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我读了许多书,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并鼓起勇气,面对自己的内心和潜意识,思考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我积极地去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学会摆脱感性思维,从焦虑担忧的状态,转变为以平常心面对不能控制情况,同时还能有效地协助女儿稳定情绪。

这些成长令我内心强大,致使我日后面对生命中各种困境的时候,能够冷静理智地去处理,将许多危机变成机会,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正是女儿面试的压力,迫使我下定决心,脱离我那“延长了很久的青春期”,成为一个负责任、坚强、自信与勇敢的大人。

考入心仪小学,固然开心;然而回望一路上的过程,最宝贵的,却是我锻炼出来的能力、我自己的成熟和勇气,以及与女儿同行的温馨美妙回忆。

希望读到这本书的家长,不要视升小面试为洪水猛兽,而是把它看作一个契机,让你与孩子一同勇敢成长,并成为更好的自己。记得要享受过程,尽情地探索,捉紧每个挑战带来的意义;因为,比“想要的东西”更珍贵的事物,一定会先出现在追求的过程当中!

原来重要的收获,总会比想要的东西先一步出现。

更多本书内容节录:

相关文章:教育|要孩子“享受学习”是说笑吗?搣甩5个心态改变将悄然而至

+10
《医生妈妈的升学心法——带孩子直通理想小学》(红出版集团提供)

书名:《医生妈妈的升学心法——带孩子直通理想小学》
作者:许嫣。病理学专科医生,工作上常接触重病绝症,故此更珍惜生命中的善与美。两个女儿的妈妈,眨眼间已经13岁和11岁。每天以血汗泪水换取孩子的微笑和拥抱,非常划算。

【本文获“红出版集团”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