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常吃炸鸡、甜点易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医生提出一控制准则
台湾耳鼻喉科医生蔡明劭指出,一名睡眠呼吸中止症患童因不良饮食导致糖尿病与脂肪肝,幸好透过饮食控制两周后明显改善。他提醒,儿童打呼不仅是睡眠问题,更可能隐藏代谢与体重风险。早期介入、改善生活习惯,才能守护孩子健康。
台湾耳鼻喉科医生蔡明劭近日分享,他在治疗一名小朋友住院手术时,抽血检查结果让人震惊。孩子的血糖过高,糖化血色素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肝功能指数异常,甚至合并脂肪肝。这提醒医生们,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孩童,问题不仅止于睡眠,还可能伴随严重的代谢异常。
相关文章:人仔细细已深具囤肉潜力? 4大建议改善儿童肥胖记得多喝它…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孩童,体重过重是隐藏危机
蔡明劭回顾多年临床经验,指出许多小儿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患者,除了腺样体或扁桃腺肥大,体重过重也是常见的共病因子。他强调,体重控制在儿童健康中扮演关键角色,若忽视饮食习惯,后果恐怕不容小觑。
不良饮食习惯酿成大患
进一步了解后发现,该名小朋友的日常饮食充满炸鸡、薯条、甜点与含糖饮料,长期下来导致代谢异常。医生立即联合儿科与新陈代谢科介入治疗,并与家长合作推动“家中零食、甜品归零计划”。短短两周内,孩子体重下降,精神与活力也明显恢复。
含糖饮料要懂得节制
回诊时,小朋友坦言,虽然在家能忍住不吃甜食,但看到学校贩卖机的甜饮料仍难以抗拒。蔡明劭提醒,含糖饮料并非完全禁止,而是要控制频率与量。他以自身为例,家人规定每周仅能喝一次含糖饮料,平时则以多喝水、走路与运动维持健康。
打呼不只是小事
蔡明劭最后强调,孩子打呼或睡眠呼吸中止并不只是“睡不好”的表现,背后可能潜藏肥胖、糖尿病与脂肪肝等危机。唯有及早发现、正确治疗,再搭配饮食与生活习惯的调整,才能真正守护孩子的健康未来。
甚么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种睡眠相关呼吸障碍。最典型的情况是:人在睡眠中,上呼吸道因为松弛、塌陷或受阻,导致呼吸反复暂停或变浅。这些“呼吸中断”通常会持续数秒到十几秒,然后因为缺氧或二氧化碳堆积,身体会惊醒片刻,重新打通呼吸道,再继续睡。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
.睡觉打鼾很大声,甚至会突然安静下来(呼吸暂停)
.睡眠中翻来覆去、不安稳
.白天容易嗜睡、注意力不集中
.可能合并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或代谢异常(在成人常见)
儿童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表现
小孩和大人不同,白天未必会嗜睡,反而可能表现为:
.打鼾声明显且持续
.睡眠中呼吸不规则,甚至出现“喘一口气”的状况
.夜间盗汗、翻身频繁
.白天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表现下降
.成长迟缓或体重增加不良
如果长期没有治疗,儿童可能出现发育与学习迟缓、行为问题(过动或情绪不稳定)、心肺功能受影响、脸型可能发生变化(“腺样体脸”:张口呼吸、脸部细长)。
【延伸阅读,更多儿童健康建议】
饮食禁忌|食物影响智商情绪 呢8类食物更会令孩子脾气暴躁失眠
固定就寝时间有多重要?有助养出好脾气“6好处”很多爸妈却忽略
【本文获“妈妈宝宝”授权转载,原文:医生治疗上千位儿童“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不少孩子同时有“体重过重”的问题,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