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球|陈咏悠现身推广匹克球 望运动普及 助小朋友建立心理质素
匹克球 Pickleball |近年来,匹克球逐渐兴起,不少家长开始带著子女参加匹克球训练班。有前网球及现役匹克球“一姐”之称的陈咏悠(Venise)于9月18日出席了位于尖沙咀The ONE举行的【The ONE X AAPA Pickleball Power-up!】活动,带领大家共同推广这项运动。她更慷慨分享了掌握匹克球的技巧,让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能轻松上手!
前网球选手及现役匹克球“一姐”陈咏悠(Venise)同时也是Asia Aces Pickleball Academy(AAPA)的创办人。她早前在尖沙咀The ONE出席了【The ONE X AAPA Pickleball Power-up!】活动,联同其专业教练团队,带领大家认识匹克球。
匹克球自1965年起源于美国,其场地与羽毛球相似,技术则类似于乒乓球和网球,因此亦被誉为“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的完美混血儿”。相较于网球,Venise指出匹克球的比赛场地较小,所需移动的范围也相对较低。虽然匹克球比网球更易上手,但它所具备的爆发力却更为强劲,因此可以形容为一项“易学难精”的运动。
谈到运动,安全性无疑是许多家长所关心的问题。Venise指出,匹克球对年龄的限制较为宽松,即便是2岁到3岁的小朋友,都可以从接球、抛球等等的练习做起,至于4岁到5岁的小朋友则可以尝试握起球拍尝试接球。由于匹克球拍类似于放大版的乒乓球拍,搭配带孔的中空塑胶球,其风阻设计使球速适中,从而降低运动伤害的风险,安全性相对亦会提升。
匹克球“易学难精” 耐心比技巧更为重要
让小朋友及早接触运动,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建立正面的心理质素。Venise以自身经历为例,指出运动不仅能强健身体,还能让人学会从挫折中激发自我,培养不轻易放弃的性格。她感慨道,香港近年来开始推广匹克球,有不少的家长都都盼盼带著子女报读匹克球班。她坦言,匹克球不仅需要运动技巧,更重要的是耐心。Venise强调,掌握匹克球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提醒家长无需对孩子的进步过于急切,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学习。
常与2岁仔仔“切磋球技” 望运动可培养建立正面心理
除了运动员的身份,Venise更兼任著母亲的角色。她目前育有一名2岁的儿子Harvey,并不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与儿子接球的片段。虽然Harvey年纪尚小,但他却能轻松握住球拍,接住母亲抛起的球,有不会网民更大赞儿子遗传了母亲精湛的运动技术。当谈及到儿子接触匹克球和网球的契机,Venise忆述这是因为儿子正处于热爱模仿的阶段,笑称起初只因儿子看到自己做么,便会跟著做。不过,她仍对儿子所展现出的运动天赋感到惊讶,并希望未来能让他继续接触运动,盼望儿子在培养对运动的兴趣同时,亦可以促进他正面的心理发展:“希望日后无论他在面对比赛或是有压力的境况,都能够从容地面对。”
Venise也建议其他父母,可以尽量让子女尝试不同类型的运动,无需因为年龄太小而有所顾虑。她认为,让小朋友接触各种运动,有助于发掘他们的兴趣和潜在才华,等到他们确定喜好时,再针对该运动进行训练也不算太迟。
【The ONE X AAPA Pickleball Power-up!】 免费体验日10月19日举行
尖沙咀时尚地标The ONE伙拍Asia Aces Pickleball Academy(AAPA)由即日起举办【The ONE X AAPA Pickleball Power-up!】,若想切磋球技或初尝Pickleball乐趣,全港首个无门槛The ONE X AAPA Pickleball体验日将于10月19日举行,毋须消费,即可于网上预约或现场报名免费参加体验课程,名额有限,先到先得,详情请留意The ONE社交平台之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