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饭快易肥?食得慢可以防三高?一文认清进食速度如何影响健康!
你有没有留意过自己的进食习惯?有些人吃饭如风卷残云,三两下就解决了一餐;有些人则习惯细嚼慢咽,慢慢享受食物的滋味。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饮食速度,究竟哪一种对身体更为有利?长期“快食”或“慢食”对我们的体重、消化和慢性疾病风险有何影响?
仔细阅读下文,让我们一起探究进食速度背后的健康奥秘!
按图看什么时候会不知不觉吃得太快:
快速进食的“代价” 不单易肥,更伤肠胃!
如果你是个“快食一族”,就要多加警惕了。多项研究指出,长期进食速度过快,对身体健康会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1. 体重与肥胖风险大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就曾针对居民进行研究,发现与细嚼慢咽的人相比,快速进食者普遍拥有更高的体重指数(BMI)、更大的腰围和更多的内脏脂肪。
● 对男士的影响: 快食对男性腹部脂肪积聚的影响尤为显著,会增加**104%的腹型肥胖风险,以及85%**的内脏型肥胖风险。
● 对女士的影响: 快食对女性则更易引致全身性肥胖或超重,会增加**59%**的超重与肥胖风险。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脑接收饱腹信号需要约20分钟。如果我们吃得太快,在信号传达到大脑之前,我们往往已经摄入了过多食物,导致热量超标。
2. 影响消化系统
很多肠胃不适的患者,其根本原因都可追溯到年轻时进食不规律和“狼吞虎咽”的习惯。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进入胃肠道,无形中会增加肠胃的负担。长此下去,消化吸收功能就会下降,可能引发慢性胃炎等问题。
3. “三高”风险难以忽视
进食速度快不仅影响当下,更关乎长远的慢性病风险。有国际研究发现:
● 长期快速进食的人,患上代谢综合症(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比例为11.6%,比慢食者高出不少。
● 实验证明,快食者的血糖波幅更大,波峰更高,这对控制血糖非常不利,并可能增加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风险。
▼5穴位快速缓解胀气、胃不适(点击下图看清👇👇👇)
相关文章:消化不良|食太饱胃痛胃气胀!5个穴位纾缓不适按肚脐减埋肚腩?
细嚼慢咽的好处:控制体重,稳定血糖
相较之下,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则为健康带来多重益处:
1. 有效控制食量: 让大脑有足够时间接收饱腹感,自然有助于控制体重。
2. 稳定血糖: 慢食者的血糖波峰会更平缓,波动面积也较小,有利于血糖的长期管理。
3. 促进消化: 充分咀嚼能将食物磨碎,让唾液中的消化酶有足够时间分解食物,减轻胃部负担。
慢食并非越慢越好,建议用餐时间
当然,慢食也并非毫无限制。专家建议,健康的用餐时间应有度:
早餐: 建议控制在 15至20分钟。
午餐和晚餐: 建议控制在 25至30分钟。
5个小贴士助你实践慢食!
想改善“快食”习惯,但又不知从何入手?以下是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
1. 有意识地增加咀嚼次数: 在吞咽前,提醒自己多咀嚼几次,直到食物充分磨碎。
2. 确保三餐定时定量: 避免因过度饥饿而引发的暴饮暴食,养成定时进餐的习惯。如果两餐之间感到饥饿,可适当补充水果、乳制品或坚果等健康小食。
3. 选择需要多咀嚼的食物: 例如多选一些高纤维或需要费力咀嚼的食材(如大块蔬菜、全麦食物),借此慢慢培养细嚼慢咽的感觉。
4. 专心致志地用餐: 进食时应集中精神,避免边看手机、边处理公务,这样才能充分品尝食物的美味,提升用餐的满足感。
5. 换用较小的餐具: 将大汤匙换成小汤匙,或者每次夹取/舀取的食物份量减少,这些细微的改变都能有效帮助减慢进食速度。
同场加映:如何预防及击退“秋乏”?(按图👇👇👇):
相关文章:【秋天养生】秋季令人易倦、渴睡? 中医解释“秋乏”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