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可致多重器官病变?33岁女血压高无症状不吃药现泡泡尿险洗肾
谁说年轻人高血压没关系?33岁的小美大学时就被诊断出高血压,但她自认年轻,身体没有任何不适,因此并未规律用药控制。
直到最近,她发现早晨尿量变少,且马桶中总是浮著一层久久不散的“泡泡尿”,才惊觉不对劲,就医检查后竟发现肾功能衰退,可能面临洗肾,令她陷入恐惧。
相关文章:肾病|夜尿频密、皮肤变黑恐患肾病 出现这些症状或离洗肾不远!👇👇👇
别轻忽三高!沉默杀手恐引发多重器官病变
台湾土城医院家庭医学科医师陈艺瑄指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是最常见的慢性病危险因子。许多慢性病在初期没有明显症状,若长期忽视未加以控制,可能会引发脑中风、心肌梗塞、视网膜病变,甚至如小美的案例一样,导致严重的肾脏病变,最终需要终身洗肾。
泡泡尿的出现,有可能是肾脏过滤功能受损,导致血液中的蛋白质渗漏至尿液中形成蛋白尿的警讯。
每日定时量血压,掌握黄金数字
要有效管理三高,首先应从血压控制做起。台湾陈艺瑄医师建议,每天应在固定时间量测血压,量测前需休息10分钟,并使用同一侧手臂,保持手臂与心脏同高,以确保数值的准确性。
一般理想的血压值约为120/80 mmHg。若血压长期高于130/80 mmHg,就应开始采取减盐、规律运动、戒烟等生活方式调整;一旦超过140/90 mmHg且伴随头晕等症状,则应立即就医。特别是糖尿病或肾脏病患者,需要更严格地控制血压。
相关文章: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无原因?多属无症状小心肾脏心脏4个并发症👇👇👇
血糖管理:空腹血糖是关键指标
在血糖管理方面,民众应注意空腹血糖的数值。若空腹血糖超过100 mg/dL,代表身体可能已出现血糖异常,需要开始调整饮食习惯;若空腹血糖超过126 mg/dL,或饭后血糖超过200 mg/dL,则应寻求医师协助,进一步检查糖化血色素(HbA1c),以评估长期的血糖控制状况。
血脂检查:好坏胆固醇都要顾
血脂的控制同样重要,且男女标准略有不同。俗称“好胆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应高于40 mg/dL,女性则建议高于50 mg/dL,可透过规律运动来提升。
三酸甘油脂若超过150 mg/dL,需严格控制饮食;若数值飙高至500 mg/dL以上,应尽速就医治疗。
至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建议控制在130 mg/dL以下。糖尿病患者应更严格,最好低于100 mg/dL;若曾有心肌梗塞病史,则需降至70 mg/dL以下。若仅有总胆固醇偏高,但其他指标皆在正常范围,特别是因好胆固醇(HdL)偏高所致,则不必过度忧虑。
身体四个异常症状,可能是高血脂上身(按图👇👇👇)
相关文章:高血脂|朝早起身头晕午餐后困倦 身体4异常症状现象可能已中招
逆转三高!从根本改变生活习惯做起
台湾陈艺瑄医师强调,看似复杂的数字管理,其实核心关键在于彻底改变生活习惯。除了规则服药外,更应积极控制体重、采行少糖、少油、少盐的清淡饮食,并避免面包、含糖饮料及高糖分水果等精制淀粉。
此外,多从事有氧运动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弹性。同时,学习适当的纾压方式,避免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也是稳定三高不可或缺的一环。目前小美经过严格控制,肾功能程度维持在慢性肾脏病第三期,不需洗肾。
善用政府资源,定期健检及早发现
由于慢性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定期健康检查是守护健康的关键。台湾国健署提供免费的成人健康检查服务,民众可多加利用:
- 30岁以上未满40岁:每5年1次。
- 40岁以上未满65岁:每3年1次。
- 55岁以上原住民、35岁以上小儿麻痺患者、65岁以上长者:每年1次。
服务内容包含身体检查、血液生化、肾功能、尿酸检查及健康咨询等项目。台湾民众可就近向家庭医师或健保合约院所洽询,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远离慢性病的威胁。
延伸阅读:
【本文获“健康2.0”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