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水喝得够不够?怎样分时补水?肾脏医生教6点顾好肾脏
炎热的夏天,许多人喜欢走出家门,到户外走走、运动流汗,既可以保持健康,也能欣赏阳光与自然。但你知道吗?一瓶水,可能是你身体最重要的“保护伞”。
医师提醒,没喝水或是水喝不够,身体可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像是一名大学生,平常热爱健身与篮球,暑假的下午,他和朋友到操场打了2个小时的篮球,太阳火辣辣地照著,他满身大汗,但因为一时忘了带水,也觉得“忍一下就好”,整整2个多小时都没喝水。晚上,他开始觉得浑身肌肉酸痛,甚至连走路都觉得腿部无力。更奇怪的是,他的尿变得颜色很深,几乎像可乐一样。家人立刻带他去急诊,检查后医师说他得了横纹肌溶解症,还出现了肾脏功能受损的征兆。
相关文章:饮水|短时间缺水可能出现宿便口臭浓黄尿!每天要喝多少水才够?👇👇👇
身体进入“缺水模式”,血液供应肾脏变少会导致肾脏功能减弱
台湾国泰综合医院肾脏内科主治医师傅俊霖指出,水它不只是解渴而已,它还可能救你一命;他说自己在临床上常遇到许多患者说:“我只是外出走走,又不是去跑马拉松,应该不需要喝那么多水吧?”针对这样的迷思,傅俊霖解释,夏天流汗量增加,身体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就流失大量水分。如果不及时补充,不只会感觉口渴、头晕,还可能伤害到我们重要的器官,尤其是肾脏与泌尿系统。
人体的肾脏就像一个过滤器,帮助我们把体内的废物、毒素,透过尿液排出去,这个过程需要足够的水分来完成。如果喝水太少,尿液变得又浓又少,肾脏的“过滤工作”就会变得吃力,甚至可能造成:
1. 肾脏临时失灵(急性肾损伤):身体进入“缺水模式”,血液供应肾脏变少,导致肾脏功能下降。
2. 横纹肌溶解导致肾衰竭:剧烈运动后肌肉受损,释出的物质会堵住肾脏,造成危险的并发症。
运动前、中、后的补水方式(按图了解👇👇👇)
相关文章:饮水|补水正确方式运动前、中、后各不同!出现2现象小心缺水
水喝不够,泌尿系统也会出问题
傅俊霖进一步表示,水喝太少,除了肾脏受害外,泌尿系统也会出问题,他以以下2种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况做说明:
1. 尿路结石:水喝少了,尿液就会变得浓缩;尿液中的矿物质(像是钙、草酸、尿酸)容易结晶,或形成小石头,卡在肾脏或输尿管里,造成剧烈腰痛,甚至需要手术取出。
2. 泌尿道感染(俗称尿道炎、膀胱炎):尿量太少或排尿次数太少,细菌更容易在膀胱里滋生,导致感染。轻微会出现频尿、尿痛,严重甚至可能引发发烧或肾盂肾炎。
该怎么判断自己水喝得够不够?
傅俊霖说明,如果你本身就有糖尿病、高血压或慢性肾脏病,水分不足对你来说影响更大。原本就已经“辛苦工作”的肾脏,在缺水时会更容易受伤,病情可能恶化得更快。他分享,判断自己水喝得够不够的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尿液颜色。
- 淡黄色:代表水分足够。
- 浓茶色或深黄色:代表你需要赶快补水了。
- 颜色像可乐或红褐色:可能是异常,请就医检查。
相关文章:饮水|水喝过多过少都不好?末期肾病变、心脏衰竭者勿饮水过量👇👇👇
其实肾脏是相当沉默的器官,当你觉得“只是没喝几口水,应该没差吧”,可能它已经默默承受著压力。那么,你可能会问,我该怎么补水才正确呢?傅俊霖表示,民众可以牢记下面这6点原则,帮自己的肾脏功能维持在最佳状态:
1. 出门记得带水瓶:不论走路、登山或骑车,身上都应该带水。口渴才喝已经太晚了。
2. 定时小口喝水:每隔15-20分钟喝几口,比一次大量喝水更好。
3. 避免高糖饮料与含酒精饮品:它们不但不能补水,反而会让你更脱水。
4. 流汗多时,可适度补充电解质:像是运动饮料或盐锭,尤其长时间户外活动时。
5. 避免正中午高温时运动:建议早上或傍晚时段较安全。
6. 穿著透气、排汗的衣服:帮助身体维持良好体温,减少水分流失。
延伸阅读:
26 岁皮蛇缠身、5年复发4次!世界免疫周医呼吁:12类高危族群及早施打疫苗
【本文获“Heho健康”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