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阅兵|「惊雷一号」预示核战略转型 具对美国本土要地先击潜力
撰文: 许湖洪
出版:更新:
在九三大阅兵的战略打击方队中,首度登场的代号“惊雷一号”空射弹道导弹,引发一波军事关注,有评论认为“惊雷一号”是陆海空三军“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著中国核战略的转型迹象,是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王牌”。
陆媒《观察者网》“风闻”频道9月5日刊出署名“大伊万频道”的军事评论文章,内文指出,“惊雷一号”先前曾经在轰-6N战略轰炸机的机腹之下现身,但外界长期对其定位存有争议,有人认为是空射反舰弹道导弹,或中程弹道导弹。然而,从官方的表述与轰-6N的战略定位来看,已经明确显示这是一款承担战略核打击任务的武器。
评论分析,根据解放军对导弹射程的严格定义,解说词将“惊雷一号”列为远程导弹,意味其射程不小于5500公里,因此具备可靠的战略打击能力。从外观与尺寸来看,“惊雷一号”可能采用二级半构型固体燃料火箭设计,并配备机动滑翔弹头,可有效突破对手防御。
文章介绍道,“惊雷一号”在体量和设计上与美国MGM-134A“侏儒”导弹类似,但结构上更为简化却能保持长程性能,显示出较高的设计水准。若未来进一步提升材料和推进剂性能,其潜力甚至有望达到洲际导弹级别。
另在战略用途方面,文章分析认为,“惊雷一号”的主要目标并非单纯针对印度洋或中东的美军基地,而是针对美国位于阿拉斯加格里利堡的反导阵地,以及太平洋西北地区的重要军事与工业设施,包括基萨普-班戈潜艇基地与西雅图的波音工厂。评论认为,这款导弹的出现,使中国具备对美国本土战略要地进行先手打击的潜力。
文章最后指出,“惊雷一号”不仅提升了核威慑力,更改变了核战略格局。“这相当于一辆在天上巡航的、机动速度极快的洲际导弹发射车。”文章并质疑,在中国持续强调“不首先使用核武”原则的同时,敌手是否还会相信,已难以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