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稀土出口管制 内地官媒:中国正成为全球稀土秩序管理者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的中国网10月13日发布评论文章指出,中国正成为全球稀土秩序的“管理者”,并强调此举有助于“维护国际局势的安全和稳定”。文章认为,北京升级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既是反制美国持续打压,也是在国际贸易秩序中进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性布局。
文章指出,商务部10月9日连续发布多条公告,宣布升级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文章明确列出两大原因:
一、应对境外组织非法转移、再出口至敏感领域;
二、反制美国持续加码对中国的打压。
评论批评,美国政府一方面与中国进行经贸谈判,一方面却“采取各类小动作升级对华打压”,凸显其“双重标准”。
文章提到,美国政府9月对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台积电等企业在中国的芯片生产实施更严格限制,要求购买美国设备时须申请单独许可证。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也扩大出口管制范围,将非美国公司纳入其出口控制体系。
此外,美国还以“232条款”为名,对风力涡轮机及其零部件、乘用车和轻型卡车汽车零部件、个人防护设备、医疗耗材和设备、机器人与工业机械等征收高额关税,虽名义上针对全球,但对中国新能源与高科技产业影响尤为显著。
文章强调,北京此次稀土出口管制新规,将适用于含有中国稀土物项或使用中国技术的外国生产商,这被视为对美国自上世纪50年代实施出口管制的“借鉴”,形成对等反制。
文章认为,从长期来看,此次升级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将“重塑国际稀土贸易秩序”,推动全球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让中国稀土产业“回归理性发展轨道”,让市场更加透明,并“有助于维护国际局势的安全和稳定”。
对于情势发展,内地网民热议称这是“中国第一次实施长臂管辖”,并指出“以往中国是反对美国长臂管辖的”,也有网民留言形容这是“大国气度”,认为中国此举代表在全球稀土产业的地位进一步提升。